詳細介紹
2MK2180-12M型無縫鋼管外圓磨床
2MK2180-12M型無縫鋼管外圓磨床共有六個磨頭,其中前四組磨頭安裝砂輪;后兩組為砂帶磨頭,采用砂輪和砂帶對工件外圓進行磨削和拋光加工。工件自轉并連續送進,工件可成批連續加工,具有加工精度穩定、表面質量好、工效高、加工成本低、勞動強度低的特點。磨削過程采用干磨方式,更能穩定控制磨削質量和改善生產環境,適合于管材和棒材零件外圓表面加工的批量生產。
技術規格 | 參數 |
砂帶規格 | 4000×150mm (周長×寬) |
砂帶粒度: | 24#~36# |
砂輪規格 | φ610×φ127×76mm |
砂輪使用較小直徑 | φ350 mm |
砂輪粒度 | 16#~24# |
材質: | 鋯鋼玉 |
工件直徑范圍 | Φ400~820mm |
工件長度范圍: | 4~12.5m |
工件材料 | 20鋼 15CrMo 12 CrMoV 1Cr5Mo等合金鋼管 |
工件允許彎曲度 | 3/1000mm |
磨削壓力 | 3-10kN |
表面粗糙度 | Ra≤12.5μm |
單個工件重量 | ≤12000kg |
單次磨削余量 | ≤0.5mm |
砂帶接觸輪規格 | Φ400×150mm(直徑×寬度) |
托輪傾角 | 0~10°(手動同步調整) |
砂帶線速度 | 30m/s |
砂輪線速度 | 60m/s |
托輪直徑 | Φ300×75mm(直徑×寬度) |
托輪轉速 | 20~50r/min(變頻可調) |
工件軸向進給速度 | 0.1~4.5m/min |
砂輪磨頭電機功率(4臺) | 75 kW |
砂帶磨頭電機功率(2臺) | 30 kW |
托輪驅動電機功率(2臺) | 7.5 kW (變頻調節) |
磨頭抬刀調整電機(3臺) 功率 | 0.75 kW |
托輪同步移動調整電機功率 | 4 kW |
除塵器電機功率 | 7.5 kW(2臺) 風量:≥3500m3/h |
電源 | 交流3相380v 50Hz |
輸入功率 | 400 kW |
氣源 | 0.4Mpa~0.6Mpa 18m3/h |
運行噪音 | ≤85dB(A)(需制做設備整體護罩,本協議只含設備磨削區域護罩) |
機床外形尺寸 | 38000X3700X2800mm (長X寬X高) |
設備重量: | 約56T |
該機床主要由砂帶(砂輪)磨頭機構(其中前四組磨頭安裝砂輪;后兩組為砂帶磨頭)、托輪機構、床身、電氣控制系統及除塵系統等幾部分組成。
1、磨頭機構
總共有六套均布排列組成,每組磨頭主要由磨頭主體、磨頭抬刀機構、磨頭浮動機構組成。
1)磨頭主體
主要由砂帶氣動張緊機構、砂帶調偏機構、驅動電機、皮帶傳動機構、砂帶(砂輪)、磨頭主軸、接觸輪、鉸鏈機構和砂輪法蘭盤等組成。磨頭主體為設備的核心部件。通過磨頭電機帶動皮帶機構,驅動磨頭主軸和接觸輪(砂輪)作高速旋轉,配合磨頭浮動機構壓力可調(通過觸摸屏調節浮動氣缸的壓力值來調節磨削壓力,觸摸屏能直接顯示磨頭壓力,三個磨頭壓力能以壓力值增減的方式實現單獨調節)沿鉸鏈機構上下浮動,用砂帶或砂輪壓住工件外圓表面進行磨削。
砂帶采用氣缸張緊,通過控制氣缸進氣/排氣,完成砂帶的張緊/換帶。
砂帶調偏機構用于調整砂帶位置確保砂帶位于接觸輪中間。
2) 磨頭抬刀機構
主要完成磨頭的進給和退讓功能。主要由減速機、抬刀浮動氣缸組成。該機構通過絲桿升降機構調整磨頭與工件的初始位置,再由氣缸控制磨頭的進刀和抬刀,其目的是保證磨頭有一個恒定的抬刀量,以控制磨頭接觸工件外圓時的平穩性,防止磨頭沖擊工件。
3) 磨頭浮動機構
采用氣缸控制接觸輪及砂輪的磨削壓力,通過傳感器反饋的電流信號自動調節比例閥進氣壓力,從而改變磨削壓力的大小來控制磨削量。
控制原理:磨頭設定電流值: SP 人工設定
磨頭工作電流值: PV 電流傳感器檢測
電流偏差E(v): PL比較處理
壓力輸出值V: 比例閥調節
E(v) = SP- PV,
E(v)=0 ;V不變(保持磨削壓力不變)
E(v)>0 ;V自動減小(比例閥壓力減小,增大磨削壓力)
E(v)<0 ;V自動增大(比例閥壓增大,減小磨削壓力)
4)位置傳感器安裝支架:用于安裝傳感器檢測工件位置實現磨頭的自動進、退刀。安裝支架可手動任意調節位置來滿足對不同直徑大小工件的檢測。
2、托輪機構:
該機構主要由被動托輪組、主動托輪組、托輪同步移動調整機構、托輪傾角調整機構及托輪驅動機構組成。
1) 被動托輪組(共24組):統一安裝在一個橫梁上,通過托輪同步移動(電動)調整機構改變被動托輪組的支承位置,以滿足對不同直徑工件的支承。
2)主動托輪組(共24組):通過整體橫梁安裝在地基上,其位置固定不變,與被動托輪組相對應。在電機的驅動下,通過減速機構和萬向聯軸器的傳遞,帶動每個托輪旋轉;主動托輪帶動工件作旋轉和軸向移動。
3) 被動托輪同步移動調整機構:主要由絲桿傳動支承座(12組)、導軌付(12組),蝸輪減速機構(12組),萬向聯軸器、驅動電機、皮帶傳動機構和整體橫梁組成。當加工工件直徑發生變化時,由驅動電機通過皮帶傳動機構帶動萬向聯軸器,同步驅動蝸輪減速機構(12組)和導軌付(12組),使整體橫梁和被動托輪組按要求的軌跡移動。
4) 主動托輪傾角調整機構:由手動調整機構帶動托輪牽引機構,使撥銷同步移動,撥動每個主動托輪座,使其發生偏轉(角度標尺表示),改變托輪的傾角,從而調節工件的軸向進給速度。
5) 托輪驅動機構:主要由驅動電機、萬向聯軸器組成。啟動驅動電機通過萬向聯軸器同步帶動主動托輪旋轉,該機構采用變頻調速控制托輪轉速,以適應磨削不同直徑的工件。
①、被動托輪:支承工件。
②、主動托輪:支承工件并通過驅動減速機帶動工件旋轉。
③、托輪同步移動調整機構:全部被動托輪安裝在橫梁上,并通過驅動減速裝置帶動被動托輪同步移動。
④、托輪驅動機構:托輪及橫梁同步調整的動力。
⑤、托輪傾角調整機構:控制工件的軸向進給速度。
3、床身:采用型鋼與鋼板組焊后加工而成,用于安裝支承所有零件。
4、除塵系統:該系統安裝在機床的后方,主要由主機防護罩、兩臺YSYT-4除塵器和抽塵管路組成。其作用為降低機床的噪音和將磨削時形成的粉塵抽掉并過濾。
5、電氣控制系統
1)、系統功能:
①、完成設備主機、輔機以及各系統部件的電氣控制和電動功能。
②、完成設備的半自動/手動加工控制。
③、對整個加工過程中的各個要素如氣壓不足、磨頭過載、托輪驅動過載、托輪滑車過載、磨頭滑車過載、吸塵器電機過載等進行實時監控和報警顯示(聲光報警提示)。
2)、系統配置:自動化控制設備及元件
①、常用低壓電器元件選用施耐德產品;
②、設備動作位置傳感器選用天津圖爾克接近開關。
③、托輪調速驅動變頻器選用西門子產品,并留有合理的過載裕量。
④、電氣控制主控單元PLC可編程控制器選用西門子S7-300型系列
⑤、對變頻傳動裝置的主要配置要求:
● 進線配置開關(正泰或德力西)
● 出線濾波器(磁環濾波)
⑥、軟件要求:
采用軟件為*軟件,提供PLC應用程序的源程序,數據庫不加密。
⑦、PLC配置要求:
● 輸入/輸出點15%裝機備用。
⑧、變頻調速控制的電機選用變頻電機。
3)、PLC信號
①、 開關量信號: DC24V
②、信號內容:待料信號、正在加工信號、故障報警信息(氣壓不足、磨頭過載、斷帶)等。
4)、系統圖:在設計審查時較終確定。
5)、主要元件的型號:具體型號詳見附件2第三項電氣元件外購清單,在設計審查時較終確定。
6)、甲方提供的電源條件
①、低壓: AC380V±10%,3相
②、生產線低壓配電方式: 3相 四線
③、頻率: 49-50.5Hz,或50Hz±2Hz
④、電氣系統總裝機容量: 400kW。
7)、乙方供貨設備內部的控制電壓要求(由乙方提供)
①、交流控制電壓: AC220V,50Hz
②、直流控制電壓: DC24V
③、電磁閥電壓: DC24V
8)、對電氣柜、操作臺、接線箱的要求
①、電氣柜靠墻單面安裝、安裝在車間內機旁現場(電氣柜具體數量和安裝位置在設計聯絡時較終確定)。
②、操作臺(尺寸高1.0米,寬0.8米,厚0.45米)布置在設備的正前方2米處或操作室內。
③、外接電氣元件必須經接線箱接入電氣柜,其防護等級不低于IP54。
④、置于車間內機旁現場電氣柜、操作箱、I/O箱、接線箱,防護等級不低于IP54。
⑤、動力線與控制線必須分開布線,以防干擾。
10、 氣動系統
1)、系統功能:
①、滿足砂帶的張緊、更換。
②、滿足磨頭離開和接觸工件。
③、滿足在磨削過程中磨頭具有的浮動性和接觸工件壓力的可調性。
2)、系統配置:
①、由儲氣裝置、三聯件、比例調節閥、壓力表及壓力表開關、電磁閥、調壓閥、執行氣缸及管線組成。
②、元件采用西南氣動元件廠產品,比例調節閥選用SMC產品。
3)、主要參數:0.3~0.5MPa
4)、系統圖:見氣動系統原理圖,較終設計在設計審查時確定。
5)、主要元件的型號:見氣動系統原理圖,較終型號在設計審查時確定。
所有機構的運動,通過操作臺上的電氣操作完成。
1、按工藝要求確定磨頭的磨削方式(砂帶或砂輪),并安裝相應的砂帶或砂輪。
2、將待磨削工件擺放上料托輪組上。不同規格的工件,通過啟動托輪同步移動調 整機構,調整工件的水平支承點,使工件保持穩定的支承位置。
3、啟動托輪驅動電機,由主動托輪帶動工件旋轉,并使工件軸向移動,進入磨削區進行磨削。
1)、磨頭調整:磨削前,啟動磨頭抬刀機構,調整磨頭的初始位置,使砂帶(砂輪)的下沿離工件的上端磨削面25mm左右,以保持磨削的較佳位置。
2)、通過變頻器調節托輪驅動電機的頻率,可改變工件的旋轉速度。一般工件直徑越大轉速越低。(具體數據見使用說明書)
3)、通過托輪傾角調整機構,可調整托輪的傾度;從而調節工件每旋轉一周軸向移動的距離。(具體數據見使用說明書)
4、工件進入磨削區后,通過位置傳感器發出信號,使該區磨頭下降接觸工件進行磨削,三個磨頭依次進入磨削。
1)、控制系統自動調節浮動氣缸壓力從而調節磨頭的磨削壓力。
5、加工完成后,通過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控制設備停機,取下工件。
6、操作方式分為手動、半自動。
1)、手動方式:主要用于設備的調試、調整、檢修等,實現各機構獨立的動作。
2)、半自動方式:
①、主要的控制對象為磨頭自動進刀或退刀;工件自動上料和自動下料。
②、用于設備的磨削加工。通過安裝在磨頭前端的位置傳感器感應有無工件后發出信號,控制磨頭進刀或退刀,實現工件的自動加工。
(四)、潤滑
1)、系統功能:對軌道面、轉動面、絲桿等具有相對運動的表面進行潤滑保護。
2)、潤滑油型號: 20~30#機油/鈣基脂
(五)、介質消耗指標
1)、壓縮空氣: 單臺用氣量0.6M3/min(磨削時使用),
壓縮空氣壓力正常為0.3~0.5MPa。
2)、供電要求: 電氣系統總裝機容量:230 kW
(六)、設備的涂漆
乙方提供的全部設備顏色均按用戶要求涂漆
1)、所有設備、部件表面在實施防腐處理前,*清除鐵銹、氧化皮、焊渣、油污、灰塵等。
2)、在涂裝前進行表面拋丸防銹預處理,除銹等級符合GB8923標準之規定。
3)、保護涂層涂料的類型
4)、選用國產優質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