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機械行業報告:從進口替代走向供應
閱讀:673 發布時間:2011-4-3 維持工程機械、造船、機床、電力設備“增持“投資評級Porter認為一國產業競爭優勢源于:要素、需求、相關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政府和機會六要素綜合的結果。應用Porter鉆石模型分析:我國機械、通訊設備、軟件行業競爭優勢將迅速提升,*將快速提高,誕生*的廠商和品牌。 中國制造競爭力將快速提升從低端到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仍將維持,但優勢結構發生變化。低端勞動力成本優勢將縮小,但人才的性價比優勢在持續擴大,有利于產業升級;政府政策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產業升級。中國制造企業開始重視研發投入、技術創新,隨著系列技術的突破,技術差距迅速縮小;制造業向中國轉移速度在加快,中國企業已具有化視野,開始深度參與產業分工,展開海外投資、海外營銷,分享化的紅利。 電力設備:立足中國,走向世界發電設備海外訂單將迅速增加;電網升級提升輸變電行業競爭力,進口替代、出口升級同步推進;風電市場需求迅速增加,進口替代正在進行,國產份額將迅速提升。 船舶制造:中國時代來臨造船產業向中國轉移趨勢在加速,中國新接訂單已經超過韓國,位列世界*。 工程機械:進口替代走向出口升級。 要素成本優勢明顯、已走上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海外營銷、海外投資之路。各子行業呈現進口替代到供應梯次推進態勢。 機床行業:進口替代正在加速。 未來我國機床、數控機床國產需求年均復合增長率將分別超過30%、50%。 通訊設備:后發優勢,逐鹿世界。 產業政策、行業標準強烈扶持通訊設備制造業,我國通訊設備技術具有后發優勢,具備化視野,已經深度參與市場競爭。 軟件行業:服務產業升級,參與行業分工。 要素優勢明顯;信息化進程中,內需快速增長;軟件外包,中國軟件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