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下載
機床發展的難點所在
閱讀:217 發布時間:2011-4-6提 供 商 | 滕州市旭力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資料大小 | 0K |
---|---|---|---|
資料圖片 | 下載次數 | 0次 | |
資料類型 | 瀏覽次數 | 217次 | |
免費下載 |
機床是一種專門適用于特定零件和特定工序加工的機床,而且往往是組成自動生產線式生產制造系統中,*機床品種。組合機床是機床的一種,它以標準化部件為基礎,配以少量的部件組成。而目前一些機床廠對其生產的通用機床若作改動時,也習慣用機床來取代。比如數控車床由于盤改為設計的,這臺數控車床則不用原機床型號,而采取編機床號的辦法。由于機床是一種《量體裁衣》產品,具有自動化的優點,是大批量生產企業的理想裝備。隨著制造技術的進步,數控技術的普及,機床的數控化發展也很快,機床在生產實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據有關資料介紹,日本2001年機床產值占機床產值的比達到8.8%;我國中國臺灣省這一數字達到6.9%;而我國僅為0.67%。所以,在當前產品結構調整中,發展機床是行業發展中的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機床及其自動化生產線的制造,與大量生產汽車等性質不一樣,也與普通機床的制造性質不一樣,它具有兩個極其鮮明的特征:一是集成性。用戶訂購機床都是要求交鑰匙工程,它集加工工藝(含工藝方法及工藝參數),機床、夾具、工具(包含輔助)的開發設計與選擇,檢驗測量(包括進入機床前的毛坯檢驗、加工中及成品的檢驗測量)物流的輸送,切屑和冷卻液的防護與處理等于一體。它不僅僅解決其中的某一問題,而是要解決好涉及較寬的技術領域可能遇到的每一個問題。二是單一性。機床幾乎都是單臺性生產,要根據用戶提出的要求,進行一次性開發,一次性制造,而且還要保證一次性成功。
根據長期從事機床及其自動生產線開發制造的體會,我將機床制造業的工作歸納為以下八個特點:
一是技術難度大。由于它是集加工工藝、機床、夾具、輔具、刀具、檢驗測量、物流等于一體,實現交鑰匙工程,從而涉及技術領域寬且復雜,又是一次性制造,要保證一次成功,所以技術難度大。
二是經營風險率高。機床(或自動線)根據用戶訂單“量體裁衣”制造的,不可能有試制探索過程,要確保一次成功,有相當大的技術風險。由于技術方案不當,造成局部或整體報廢的情況屢見不鮮;由于一次性制造,在制造調試過程中難保不出現問題,解決這些總是需要時間,從而按期交貨也有一定的風險;由于裝備是專門為某一用戶訂做的,當該用戶因種種原因不能如期付款、甚至無力付款時,勢必造成制造企業的損失;在現行的金融制造還無法約束對方,產品無法轉讓他人的情況下,經營顯而易見。
三是協作困難大。由于是一次性制造,它不像汽車零部件那樣大量生產,也不像通用設備那樣批量生產,找協作廠家很困難。條件一般的企業,很難保證一次性制造出合格的產品;條件好的企業,又不愿當配角,對這種委托協作看不上。
四是技術依賴性強。機床及其自動線從設計、工藝編制、生產制造到裝配調試的全過程,都需要一批有經驗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
五是利潤空間小。在國外不同的生產模式的企業(指大量生產、批量生產或單件小批生產),其生產產品的效益相差不會太大,但國內這幾種生產模式的企業效益卻相差懸殊。如果做一比較,就很能說明問題,假如國外的某種產品價格為1,相對國內轎車價格則為1.15-1.25,對通用機床國內的價格為0.7左右,而國內機床的價格僅為0.3-0.4。
由于國情或用戶對機床制造業不夠理解等原因,機床的銷售價格總體偏低。近幾年,國內市場機床的單臺平均售價呈下降趨勢,以組合機床為例,其單臺平均售價從1996年的31萬多元下降到2000年的23萬多元,降幅達25%。在國外購買一臺標準的加工中心的費用和為其配全成加工某種零件所需的夾具、刀具及相關輔具的費用之比,一般是100:60左右,之所以后者占有如此高的比例,是因為除了考慮硬件的消耗外,更多是考慮技術的投入和由此而帶來的風險。而國內這一比值一般用戶僅能接受100:25左右。如果在考慮5%的質量保證金要在一年后才能拿到,這種種原因把產品的利潤壓縮到極小的空間。
六是技術成長期長。機床的設計制造涉及專業面廣,要具備較豐富的工藝知識,要比較熟悉用戶的制造工藝,要保證一次成功,培養一名熟練的主管設計師,要花幾年時間,才能做出好的產品設計、好的制造工藝,生產出好的產品,技術成長期要長。
七是人員流動困難。由于訂單不均衡,會引起生產的不均衡,國外除了零部件外協條件*外,還有成熟的技術勞動力市場,企業可以根據訂單情況輸出或吸收有關勞動力,使這與企業生產相適應。國內則無法做到這一點,有時可以招些臨時工,但多數只能承擔一些輔助性工作,熟練技工則難以尋求。
八是技術引進困難,與國外合作難。由于機床是一次性設計制造,引進技術若僅供一次使用,則成本太高,很難實現。到目前為止,我國機床制造業沒有一家談成合資,雖有接觸,但都于具體項目的合作。
八個特點,八種原因,既相互關聯,又各具特性,但確實是影響我國機床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面。今天,我們要調整機床工業的產業結構,發展機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我們建議:
1、國家要在政策上進一步支持裝備工業,特別是基礎機械工業的發展。近幾年,我國數控機床雖較快發展,但多是通用機床,而代表國家裝備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集成化、成套裝備,尤其是以機床(包括各種數控機床)及其自動線的生產企業和產品產量卻在不斷萎縮,這里固然有機床市場需求的萎縮,也有用戶選擇裝備上的偏見。而政策上的引導是必要的。
2、機床制造業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制造業的自我調整,一是要解決好主機生產與配套協作的關系;二是要解決好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的關系;三是要解決好用*技術改造提升企業和產品的關系;四是要解決好用高技術提高產品檔次,增加產品附加值的關系。
3、雖然機床及其自動線的市場在發生變化,但是,企業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主動地適應市場,以新技術、新工藝改造傳統的機床,進一步提高其市場適應能力,進一步提高產品檔次和水平,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設備有著較大的市場和潛在市場,要瞄準國內大中型企業和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的需要,開發制造質量更好、性能更優異的機床及其自動線,以其完善的服務,滿足需求。同時,我也建議一些從事專機制造的企業,也應選擇開發一種或幾種通用,作為與專機生產的互補,形成犄角之勢,形成企業的特色,在市場中求得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