銑工專家王剛:飛機生產線上的“妙手神醫”
2016年12月22日 09:29機床商務網點擊:5587
【中國機床商務網 行業精英】花費2萬余元購買專業書籍,每天提前一個小時上班,用16年的時間完成25年的工作量……17年來,王剛憑借著愛崗敬業、勤奮努力的“天賦”,成為中航工業沈陽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數控加工廠內公認的“銑工專家”。這位“妙手神醫”專治生產中的各種疑難雜癥。近日,遼寧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授予中航工業集團沈飛公司的技能專家、全國勞動模范王剛“遼寧好人·美振興發展帶頭人”榮譽稱號。
連續十幾年加工無廢品
1999年,剛剛畢業的王剛成為公司數控加工廠的一名銑工。他所在的數控加工廠,是沈飛公司大的結構件生產廠,承擔著很多關鍵零件的生產任務。為了磨練技藝,王剛在加工廠內拜名師學藝,在用心揣摩苦練技巧的同時,還不忘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王剛幾乎將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來學習。
銑工專家王剛:飛機生產線上的“妙手神醫”
對于王剛來說,“披星來、戴月走”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曾有人粗略算過,王剛自參加工作以來已經比常人多干了2萬多個工時。幾年的勤學苦練也讓王剛成為銑工領域的“大咖”。王剛探索出小孔鉸削技術絕活,用一把鉸刀,通過不同的切削方法和冷卻潤滑介質的配合,使加工孔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微調,銑削加工精度達0.005毫米以上,鉸削、鏜削加工精度0.002毫米,創造了機械加工領域的奇跡。
王剛還將小加工厚度縮小至0.1毫米,僅為一張A4紙的厚度,在行業內處于地位。他還創造出“不規則曲面裝夾定位方法”,解決了型號研制中關鍵零件加工難題。“航空產品質量無小事,件件連著生與死。”讓王剛為自豪的是,自己精心加工每一個零件,連續十幾年加工無廢品,大大減低了產品質量安全隱患。
“王剛班”員工個個是高手
17年來,王剛攻克了大量的技術難題和生產瓶頸,累計創造了600余項技術革新和工藝改進,獲得2項國家,累計為公司創造了2000余萬元的經濟效益。
2010年9月,沈飛公司個以員工名字命名的班組“王剛班”成立。為了幫助工友們提高技能水平,王剛每天給工友們講課培訓,將自己總結的多年技術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王剛還自掏腰包花費2000余元為工友們買來技術書籍。很快,“王剛班”的班組員工技能水平實現了飛躍,成為“點子多”“精度高”“質量好”“速度快”的“高手團隊”。
2011年,公司成立了“王剛勞模創新工作室”,集聚了60余位來自不同生產廠、不同工種、不同部門的技術和技能人才,組成了“全科醫生”團隊。幾年來,“王剛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公司的科研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技術問題的解決率達到100%,被大家稱為“生產線上的120”。
(原標題:飛機生產線上的“妙手神醫” 可加工零件薄如紙)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