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戚墅堰所劉云清:把設備維修當做打磨藝術品
2016年11月03日 14:20機床商務網點擊:5782
【中國機床商務網 行業精英】勤勞之族,匠心獨運。在制造大省江蘇,多能工巧匠;在文化大省江蘇,多非遺傳承;在各行各業,都有專心專注專業的人,都有工匠精神踐行者。自2016年5月起,我們將在全省范圍內尋訪、發現、報道他們中的佼佼者,以為社會向前向上之楷模。
20年,他把自己從一個青澀懵懂的中專生,鍛造成了企業設備維修的及時雨、技術改造的頂梁柱。不惑之年,他收獲了“江蘇省勞動模范”的殊榮。他就是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戚墅堰所”)自動化推進辦公室主任、技師劉云清。
潛心專注,術業專攻,使他全面系統掌握了數控設備機械、電氣、液壓、軟件等設備的故障維修,并自主研發自動化生產設備,先后開發出數控珩磨機、節能免維護液壓站、鑄件自動點數系統、砂芯自動浸涂機、高壓預清洗機等數十余項成果,另獲實用新型1項,受理發明1項,成了公司上下公認的技改標兵。

中車戚墅堰所劉云清:把設備維修當做打磨藝術品
“只有把理想和信念作為奮進的動力,把對工作和事業的責任感作為自身發展提高的源泉,才能不斷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劉云清把那些設備維修和研發任務都看作是在打磨一件件藝術品,需要精雕細琢。因為有擔當,能吃苦,企業每每遇到急難險重的棘手活,總少不了他的參與。這些年來,他不知為企業解決了多少燃眉之急,帶來的經濟效益亦難以計數。
他喜歡別人喊他“劉工”,因為“這是對一名技術工人高的褒獎”。
“山寨換刀門”讓他初露鋒芒
1996年,20歲中專畢業的劉云清進入戚墅堰所,成為一名機械設備維修工。機電一體化是行業大勢所趨,彼時研究所引進了大型數控設備,而他對數控技術幾乎一竅不通。實際工作當中,數控設備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機械和數字兩派常常扯皮,所里決意培養一批機電一體的維修人才,他便是其中之一。
4年后,一臺中國臺灣產大型數控機床的換刀門發生故障,整個設備陷入癱瘓。如果采用常規報修流程,一來一回至少需要3個月之久,由于該設備不可替代,這期間不僅生產停滯,延遲交貨產生的違約金就高達數百萬元,無形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機械專業基礎扎實的劉云清自告奮勇,提出來重新制作一個換刀門的解決方案。
事不宜遲,劉云清撲下身子,一力承擔起測量、制作等一系列工作。他連續奮戰兩晝夜,拿出了機械方面的看家本領,甚至連木工活都沒落下,一個木制的換刀門被嚴絲合縫安裝到位,等到幾個月后新的零部件送來,這個“山寨換刀門”依然工作,一切正常。
“山寨換刀門”讓年輕的劉云清一舉成名。從此,所里生產線上遇到的疑難雜癥,總少不了他過一過手。“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劉云清的口頭禪,“我經手的設備一天修不好,我都睡不好覺。”
臨危救急保下5000萬元大單
近年來,戚墅堰所逐步形成了以軌道交通、齒輪傳動、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柴油機零部件五大板塊的產業格局,其中,僅汽車零部件產業2015年的銷售規模便達9.6億元。相比于數千家行業的民營企業,身為國企的戚墅堰所拼的就是過硬的技術實力。
重型卡車懸架上的某個核心部件,每年就能為戚墅堰所帶來5000萬元的穩定收益。這一筆數額龐大的訂單,是劉云清三年前關鍵時刻臨危受命拿下來的,險些就旁落他國,因為國內除戚墅堰所再無第二家企業能夠完成該零部件的生產。
當時所里加緊趕工制作5件樣品,要發給客戶以爭取訂單,就在到期前兩天,一臺日本進口的大型加工中心出了故障。眼看交貨日期迫近,多位技師忙活一整天也沒能排除問題,整個汽車零部件部門的同事幾乎陷入絕望。事急可托,所領導請劉云清出馬,他僅用了4個小時便檢測出問題點,隨后重新設計電路,讓設備運轉起來。交貨前半小時,5件樣品全部封裝發貨。
“就像考試一樣,和時間賽跑,與故障短兵相接。”每每想起這筆每年5000萬元的項目訂單,劉云清胸中便涌動著一股滿滿的價值感,“實踐證明,技術就是生產力。”
未來目光投向智能制造
多年練就過硬的技術,讓劉云清在業內享有相當的知名度,就連帶出的二十幾個徒弟如今也能獨當一面了,一些民營企業慕名開出高價請他加盟。前幾年,更有一家蘇州的企業邀他以技術入股做老板,都被他拒絕了。“是所里給我提供了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平臺和機會。”劉云清說,他知道感恩。
2年前,戚墅堰所成立了以劉云清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的職能是研究解決生產一線上面臨的突出問題。
轟鳴的生產車間一角,簡單搭建的二層板房,就是劉云清和幾位技術骨干常常碰頭的地方。走進工作室,幾塊白板上是密密麻麻的計算公式、標注和圖紙,工作臺上滿滿的測量工具、零部件,足可見這間房里平時的工作強度。
2015年,劉云清和他牽頭的這個團隊,完成了斷刀保護傳感器、鑄件委外管理自動清點系統、澆鑄隔板防濺系統等11個攻關項目的研制和應用開發,僅斷刀保護傳感器的研制,便為企業帶來超過500萬元的利益。今年,工作室已經明確13個攻關項目,目前這些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對于劉云清而言,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年屆不惑的他,決定把目光投向智能制造和機器人。他告訴記者,在“中國制造2025”的宏偉藍圖中,作為新時代的技術工人,將有且必有更大作為。
(原標題:中車戚墅堰所劉云清:把設備維修當做打磨藝術品)
(本文來源:人民網)
20年,他把自己從一個青澀懵懂的中專生,鍛造成了企業設備維修的及時雨、技術改造的頂梁柱。不惑之年,他收獲了“江蘇省勞動模范”的殊榮。他就是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戚墅堰所”)自動化推進辦公室主任、技師劉云清。
潛心專注,術業專攻,使他全面系統掌握了數控設備機械、電氣、液壓、軟件等設備的故障維修,并自主研發自動化生產設備,先后開發出數控珩磨機、節能免維護液壓站、鑄件自動點數系統、砂芯自動浸涂機、高壓預清洗機等數十余項成果,另獲實用新型1項,受理發明1項,成了公司上下公認的技改標兵。

中車戚墅堰所劉云清:把設備維修當做打磨藝術品
他喜歡別人喊他“劉工”,因為“這是對一名技術工人高的褒獎”。
“山寨換刀門”讓他初露鋒芒
1996年,20歲中專畢業的劉云清進入戚墅堰所,成為一名機械設備維修工。機電一體化是行業大勢所趨,彼時研究所引進了大型數控設備,而他對數控技術幾乎一竅不通。實際工作當中,數控設備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機械和數字兩派常常扯皮,所里決意培養一批機電一體的維修人才,他便是其中之一。
4年后,一臺中國臺灣產大型數控機床的換刀門發生故障,整個設備陷入癱瘓。如果采用常規報修流程,一來一回至少需要3個月之久,由于該設備不可替代,這期間不僅生產停滯,延遲交貨產生的違約金就高達數百萬元,無形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機械專業基礎扎實的劉云清自告奮勇,提出來重新制作一個換刀門的解決方案。
事不宜遲,劉云清撲下身子,一力承擔起測量、制作等一系列工作。他連續奮戰兩晝夜,拿出了機械方面的看家本領,甚至連木工活都沒落下,一個木制的換刀門被嚴絲合縫安裝到位,等到幾個月后新的零部件送來,這個“山寨換刀門”依然工作,一切正常。
“山寨換刀門”讓年輕的劉云清一舉成名。從此,所里生產線上遇到的疑難雜癥,總少不了他過一過手。“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劉云清的口頭禪,“我經手的設備一天修不好,我都睡不好覺。”
臨危救急保下5000萬元大單
近年來,戚墅堰所逐步形成了以軌道交通、齒輪傳動、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柴油機零部件五大板塊的產業格局,其中,僅汽車零部件產業2015年的銷售規模便達9.6億元。相比于數千家行業的民營企業,身為國企的戚墅堰所拼的就是過硬的技術實力。
重型卡車懸架上的某個核心部件,每年就能為戚墅堰所帶來5000萬元的穩定收益。這一筆數額龐大的訂單,是劉云清三年前關鍵時刻臨危受命拿下來的,險些就旁落他國,因為國內除戚墅堰所再無第二家企業能夠完成該零部件的生產。
當時所里加緊趕工制作5件樣品,要發給客戶以爭取訂單,就在到期前兩天,一臺日本進口的大型加工中心出了故障。眼看交貨日期迫近,多位技師忙活一整天也沒能排除問題,整個汽車零部件部門的同事幾乎陷入絕望。事急可托,所領導請劉云清出馬,他僅用了4個小時便檢測出問題點,隨后重新設計電路,讓設備運轉起來。交貨前半小時,5件樣品全部封裝發貨。
“就像考試一樣,和時間賽跑,與故障短兵相接。”每每想起這筆每年5000萬元的項目訂單,劉云清胸中便涌動著一股滿滿的價值感,“實踐證明,技術就是生產力。”
未來目光投向智能制造
多年練就過硬的技術,讓劉云清在業內享有相當的知名度,就連帶出的二十幾個徒弟如今也能獨當一面了,一些民營企業慕名開出高價請他加盟。前幾年,更有一家蘇州的企業邀他以技術入股做老板,都被他拒絕了。“是所里給我提供了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平臺和機會。”劉云清說,他知道感恩。
2年前,戚墅堰所成立了以劉云清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的職能是研究解決生產一線上面臨的突出問題。
轟鳴的生產車間一角,簡單搭建的二層板房,就是劉云清和幾位技術骨干常常碰頭的地方。走進工作室,幾塊白板上是密密麻麻的計算公式、標注和圖紙,工作臺上滿滿的測量工具、零部件,足可見這間房里平時的工作強度。
2015年,劉云清和他牽頭的這個團隊,完成了斷刀保護傳感器、鑄件委外管理自動清點系統、澆鑄隔板防濺系統等11個攻關項目的研制和應用開發,僅斷刀保護傳感器的研制,便為企業帶來超過500萬元的利益。今年,工作室已經明確13個攻關項目,目前這些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對于劉云清而言,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年屆不惑的他,決定把目光投向智能制造和機器人。他告訴記者,在“中國制造2025”的宏偉藍圖中,作為新時代的技術工人,將有且必有更大作為。
(原標題:中車戚墅堰所劉云清:把設備維修當做打磨藝術品)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