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匠”白晉鋼:工藝路線“員”
2016年08月04日 11:40機床商務網點擊:5024
【中國機床商務網 行業精英】白晉鋼,男,43歲,共產黨員,工程師,技術中心工藝改善室主任。1997年東北大學畢業,先后在太鋼從事新產品和新工藝研發工作。由他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多次獲公司和省部科技成果獎。今年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面對鋼鐵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客戶需求的不斷提高,他的任務就是要像員一樣幫助生產操作人員不斷找到更優的工藝路線,生產出好的鋼鐵產品。 
“我們做工藝改善,要面向現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白晉鋼這樣定義自己的工作。
在白晉鋼看來,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熟悉問題出現的環境,因為那里是“案發”現場,任何蛛絲馬跡,都可能成為破解問題的關鍵。
當年,為了改善氬氧爐內襯耐材使用工藝,白晉鋼在現場一蹲就是一個多月。從爐襯砌筑開始,他跟著砌筑工人一起鉆進爐子里,看耐火磚是怎樣一塊一塊排列的。爐子進入生產狀態,他把爐子每一次裝料、出鋼的動態都拍下來……
“冶煉工藝書本上有,但是理論和實際操作還是有不同。必須根據現場生產的實際情況去找原因。”白晉鋼說。
就這樣,白晉鋼把爐襯使用過程的每個細節都記錄下來。后,他把拆下來的被侵蝕過的耐火材料帶回實驗室,并對照使用過程記錄進行系統分析。終找到了影響耐材使用壽命的關鍵控制點,成功把氬氧爐爐齡延長了30%,降低了耐材成本。
“我們主任常說,現場是好的老師。每次需要跟現場,我們主任肯定在,而且總是個到,后一個走。”剛進工藝室工作不久的研究生小楊表示。
解決現場的工藝難題,白晉鋼靠的不僅是肯下辛苦,耐心細致的態度更是他屢屢破解難題的法寶。用白晉鋼自己的話說,“工藝做得好不好,有時候比的不是水平高低,而是比誰更耐心,更細心。”
一個成分比較特殊的鋼種,在軋制中出現了開裂缺陷。在現場,白晉鋼對軋制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工藝比對,沒有問題。
“這類情況,缺陷很有可能在它上一個生產環節就已經以某種形態存在了。”這是白晉鋼做工藝研究這么多年摸出的一條規律。
按照這一邏輯,白晉鋼轉而對連鑄坯進行檢驗。肉眼觀察,鋼坯表面沒有明顯缺陷?,F場條件有限,白晉鋼決定把鋼坯拉回試驗室檢測。他和他的同事制定了一套詳細的檢測方案,用數控銑床對鋼坯表面進行處理,一層一層地磨,每磨掉1毫米做一個滲透試驗。
1毫米、2毫米、3毫米……一連做了6輪試驗,還是沒有發現異常。甚至有人開始懷疑分析方向。
“在磨到7毫米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3毫米深的小孔,很有意思。”說到這,白晉鋼就像捉迷藏時,找到了那個藏得隱秘的小伙伴一樣開心。
找到了鋼坯存在的缺陷形態,白晉鋼和他的同事們順藤摸瓜,很快鎖定了在冶煉和連鑄環節的影響因素,經過工藝改善,產品軋制開裂的問題解決了。
“他是那種能沉下心來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樂趣的人。”談起白晉鋼,熟悉他的人都這樣評價。 (原標題: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白晉鋼:工藝路線“員”)
(本文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白晉鋼
一雙大頭工作鞋,頭上一道明顯的安全帽壓痕,白晉鋼除了鼻梁上的眼鏡,很難與印象里科技工作者的形象聯系在一起。“我們做工藝改善,要面向現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白晉鋼這樣定義自己的工作。
在白晉鋼看來,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熟悉問題出現的環境,因為那里是“案發”現場,任何蛛絲馬跡,都可能成為破解問題的關鍵。
當年,為了改善氬氧爐內襯耐材使用工藝,白晉鋼在現場一蹲就是一個多月。從爐襯砌筑開始,他跟著砌筑工人一起鉆進爐子里,看耐火磚是怎樣一塊一塊排列的。爐子進入生產狀態,他把爐子每一次裝料、出鋼的動態都拍下來……
“冶煉工藝書本上有,但是理論和實際操作還是有不同。必須根據現場生產的實際情況去找原因。”白晉鋼說。
就這樣,白晉鋼把爐襯使用過程的每個細節都記錄下來。后,他把拆下來的被侵蝕過的耐火材料帶回實驗室,并對照使用過程記錄進行系統分析。終找到了影響耐材使用壽命的關鍵控制點,成功把氬氧爐爐齡延長了30%,降低了耐材成本。
“我們主任常說,現場是好的老師。每次需要跟現場,我們主任肯定在,而且總是個到,后一個走。”剛進工藝室工作不久的研究生小楊表示。
解決現場的工藝難題,白晉鋼靠的不僅是肯下辛苦,耐心細致的態度更是他屢屢破解難題的法寶。用白晉鋼自己的話說,“工藝做得好不好,有時候比的不是水平高低,而是比誰更耐心,更細心。”
一個成分比較特殊的鋼種,在軋制中出現了開裂缺陷。在現場,白晉鋼對軋制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工藝比對,沒有問題。
“這類情況,缺陷很有可能在它上一個生產環節就已經以某種形態存在了。”這是白晉鋼做工藝研究這么多年摸出的一條規律。
按照這一邏輯,白晉鋼轉而對連鑄坯進行檢驗。肉眼觀察,鋼坯表面沒有明顯缺陷?,F場條件有限,白晉鋼決定把鋼坯拉回試驗室檢測。他和他的同事制定了一套詳細的檢測方案,用數控銑床對鋼坯表面進行處理,一層一層地磨,每磨掉1毫米做一個滲透試驗。
1毫米、2毫米、3毫米……一連做了6輪試驗,還是沒有發現異常。甚至有人開始懷疑分析方向。
“在磨到7毫米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3毫米深的小孔,很有意思。”說到這,白晉鋼就像捉迷藏時,找到了那個藏得隱秘的小伙伴一樣開心。
找到了鋼坯存在的缺陷形態,白晉鋼和他的同事們順藤摸瓜,很快鎖定了在冶煉和連鑄環節的影響因素,經過工藝改善,產品軋制開裂的問題解決了。
“他是那種能沉下心來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樂趣的人。”談起白晉鋼,熟悉他的人都這樣評價。
下一篇:張小軍:“西南焊王”的“繡功”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