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炳強:從打工木匠到機械公司董事長
2016年07月18日 11:14機床商務網點擊:9799
【中國機床商務網 行業精英】20多年前,木匠馬炳強用斧頭鑿刨做家具,如今馬炳強不僅為大江南北的家具生產企業生產高質量的木工機械,還為東南亞與歐洲的家具加工者生產高精度的木工機械。說起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馬炳強真是感慨不已:“沒有國家改革開放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沒有珠三角家具企業的迅速崛起,就不會催生廣東倫教的木工機械制造業,更沒有我馬炳強的今天。”
是啊,木匠馬炳強從小作坊的小木匠到廣東順德新馬木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這其中的歷程見證了我們經濟高速發展的歷史,記錄了我國木工機械產業不斷成長壯大的進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廣東順德倫教木器社做木匠的馬炳強成天與錛、斧、刨、鋸打交道,一天下來人都像散了架。“能不能對這千年沿襲下來的笨家伙改造一下?”愛動腦筋的馬炳強與也是木匠好把式的關慶輝、歐德全合計了起來。多次的實驗,具有平刨、壓刨、鋸解的機床誕生了。“既能平刨、壓刨,又能鋸解,省力還省時,這個東西真管用,能不能也給我做一臺。”這臺木工多用機床頓時引起了眾多木匠的極大興趣。
那是計劃經濟時代,私自加工產品有可能被扣上“資本主義”的帽子,但膽大的3個人冒著風險,開始了小批量生產這種臺式木工多用機床,每臺當時售價300多元。
馬炳強等3人在木工機械上看似偶然的創新,成為了倫教木工機械制造業的啟蒙,對中國木工機械行業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批量生產臺式木工多用機床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說,將中國廣大農村及中小城鎮的木匠從手工作業的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采用機械化作業的轉變就是從此時開始的。
1986年,馬炳強與朋友集資3萬元,租下一間不到300平方米的閑置廠房,成立了當時倫教家木工機械廠。經過20年的奮斗,馬炳強創辦的木工機械企業--新馬木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木工機械行業的領頭羊。
1997年,建立行業個精密高速主軸總成的凈化空氣安裝車間及測試中心。
1999年,發明了國際上臺MDK3113B數控榫頭機,使制榫加工實現數字化。現該產品的銷售額已占公司銷售總額的10%。
2000年,與意大利Casadei公司共同生產了臺精密推臺鋸,此機具、國產價位。
2002年,開發并生產出全自動送料六排鉆。
2005年,MJ6132B型精密推臺鋸技術改革實現歷史性新突破,推臺國產化并達到國內**技術水平。
到目前為止,公司共生產出各類銑床和鋸床近20萬臺。據不完全統計,其中銑床系列約占全國12%,鋸床系列約占全國6%,“新馬木工”品牌產品已遍布大江南北的家具及其它木制品企業中,有些還遠銷東南亞、非洲和歐洲等國家,深受業界好評,“新馬木工”為家具業的快速發展作出了貢獻。
談到創業的艱辛,馬炳強感慨良多,而他如今更加牽掛的是“新馬木工”能否在木工機械行業里一路領跑,長久地成為“領頭羊”。馬炳強對記者說,企業只有走在行業的前面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我們這些民營企業底子薄、基礎差,不加倍努力發展就會被淘汰。從馬炳強的談吐中能感覺他心中有一種很強烈的憂患意識。
這種危機感給了馬炳強強大的動力。他告訴記者,相對于德國、意大利等歐洲老工業重地,我們的弱勢集中在技術與人才的層面。不解決人才問題,技術研發上永遠只能處在中低端層次。我們這種民營企業有差距并不可怕,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縮短差距,迎頭趕上。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新馬木工”將員工的技術培訓擺在了重要的位置。在“新馬木工”天天晚上都有各種技術培訓班,由于建立起了激勵機制,員工參加技術培訓的積極性高漲。“新馬木工”還家設立木工機械研究所,所內擁有貴族享受機械設計和木材加工相結合的專職技術人員30余人。公司近幾年與華南理工大學、深圳、東莞、順德等職業技術院校和幾家精英家具公司共同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大膽走出,與國際知名企業進行廣泛的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國外高明技術也是“新馬木工”提高水平的有力措施。正是這一系列的有效方法,使“新馬木工”的產品研發,新品實驗、人員培訓及信息反饋等諸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飛躍的發展。
(原標題:馬炳強:從打工木匠到機械公司董事長)
(本文來源:渠道網)
是啊,木匠馬炳強從小作坊的小木匠到廣東順德新馬木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這其中的歷程見證了我們經濟高速發展的歷史,記錄了我國木工機械產業不斷成長壯大的進程。

那是計劃經濟時代,私自加工產品有可能被扣上“資本主義”的帽子,但膽大的3個人冒著風險,開始了小批量生產這種臺式木工多用機床,每臺當時售價300多元。
馬炳強等3人在木工機械上看似偶然的創新,成為了倫教木工機械制造業的啟蒙,對中國木工機械行業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批量生產臺式木工多用機床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說,將中國廣大農村及中小城鎮的木匠從手工作業的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采用機械化作業的轉變就是從此時開始的。
1986年,馬炳強與朋友集資3萬元,租下一間不到300平方米的閑置廠房,成立了當時倫教家木工機械廠。經過20年的奮斗,馬炳強創辦的木工機械企業--新馬木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木工機械行業的領頭羊。
1997年,建立行業個精密高速主軸總成的凈化空氣安裝車間及測試中心。
1999年,發明了國際上臺MDK3113B數控榫頭機,使制榫加工實現數字化。現該產品的銷售額已占公司銷售總額的10%。
2000年,與意大利Casadei公司共同生產了臺精密推臺鋸,此機具、國產價位。
2002年,開發并生產出全自動送料六排鉆。
2005年,MJ6132B型精密推臺鋸技術改革實現歷史性新突破,推臺國產化并達到國內**技術水平。
到目前為止,公司共生產出各類銑床和鋸床近20萬臺。據不完全統計,其中銑床系列約占全國12%,鋸床系列約占全國6%,“新馬木工”品牌產品已遍布大江南北的家具及其它木制品企業中,有些還遠銷東南亞、非洲和歐洲等國家,深受業界好評,“新馬木工”為家具業的快速發展作出了貢獻。
談到創業的艱辛,馬炳強感慨良多,而他如今更加牽掛的是“新馬木工”能否在木工機械行業里一路領跑,長久地成為“領頭羊”。馬炳強對記者說,企業只有走在行業的前面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我們這些民營企業底子薄、基礎差,不加倍努力發展就會被淘汰。從馬炳強的談吐中能感覺他心中有一種很強烈的憂患意識。
這種危機感給了馬炳強強大的動力。他告訴記者,相對于德國、意大利等歐洲老工業重地,我們的弱勢集中在技術與人才的層面。不解決人才問題,技術研發上永遠只能處在中低端層次。我們這種民營企業有差距并不可怕,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縮短差距,迎頭趕上。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新馬木工”將員工的技術培訓擺在了重要的位置。在“新馬木工”天天晚上都有各種技術培訓班,由于建立起了激勵機制,員工參加技術培訓的積極性高漲。“新馬木工”還家設立木工機械研究所,所內擁有貴族享受機械設計和木材加工相結合的專職技術人員30余人。公司近幾年與華南理工大學、深圳、東莞、順德等職業技術院校和幾家精英家具公司共同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大膽走出,與國際知名企業進行廣泛的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國外高明技術也是“新馬木工”提高水平的有力措施。正是這一系列的有效方法,使“新馬木工”的產品研發,新品實驗、人員培訓及信息反饋等諸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飛躍的發展。
(原標題:馬炳強:從打工木匠到機械公司董事長)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