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光:站上國家科技進步領獎臺的工人
2018年01月09日 09:36機床商務網點擊:9008作者:何強
【中國機床商務網欄目 行業精英】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在這次大會上,由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一線工人洪家光研發完成的“航空發動機葉片滾輪精密磨削技術”,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在這份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獲獎名單上,除了各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就是國內知名大專院校的教授研究員,而像洪家光這樣的一線產業工人,可謂鳳毛麟角。有行業內專家這樣評價說:一名一線產業工人,完成了科學家應該做的工作!
從業19年,洪家光今年還不到40歲,身上卻罩上了一連串耀眼的光環:普通車工數控車工雙料技師、集團公司技能專家、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名、全國首屆“美青工”、 全國“美職工”、遼寧省勞動模范、擁有6項國家發明和新型實用……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他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不斷創新,屢創佳績。
“拼命三郎”摘“明珠”
在某型號發動機攻關期間,公司為了滿足國家的需求,號召員工住廠大干。洪家光以身作則響應號召,個把行李搬到了工廠。
大干期間由于過度勞累,體力透支,搬運工件時不慎掉落,砸傷了他的左手指,工友們要他立即停產就醫,他卻說“受傷面積小、過幾天就好了,手里的急活干完就去”,硬是挺著干完了一天的活。白天的忙碌使他忘卻了疼痛,夜晚卻無法入睡,在工友的勸說下,他去醫院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竟是嚴重粉碎性骨折。醫生要求他休養2個月不許操作設備,他卻不顧醫生和家人的勸阻,僅在家里休息了三天,便偷偷跑出來,回到工作崗位。僅用一只手操作設備,一干就是兩個月,大家都說他是廠里的“拼命三郎”“工作瘋子”。
航空發動機由于涉及領域廣、技術含量高,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葉片是發動機的關鍵承載部件,長期以來,西方國家用于加工航空發動機葉片的滾輪精密磨削技術對我國進行封鎖,突破葉片磨削用高精度超厚金剛石滾輪制造技術迫在眉睫。
為了攻克這個難題,洪家光拿出自己積累的工作手冊,仔細研究葉片的結構特點,用心揣摩,找資料,查文獻,請教專家,做加工實驗。晚上困了,他就在車間找個地方打個盹,餓了就啃一口面包。從2008年開始,研究葉片的幾年間,他每天都在想著葉片,像著了魔一樣。利用多年積累的加工經驗,大膽開展一系列技術創新,通過多年潛心探索、科研實踐,洪家光終于突破了葉片磨削用高精度超厚金剛石滾輪制造技術。
此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航空發動機葉片滾輪精密磨削技術”,是航空發動機葉片加工領域的核心技術。該成果已在中國航發集團內三家單位、兩家軍方機構成功投入應用,為企業新增銷售額3.05億元,獲得多位院士和軍方代表的高度評價,為國家新型戰機、大飛機上天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從85%到5% 從70%到100%
凡是遇到棘手的問題,洪家光總是喜歡坐下來琢磨研究,挖空心思想辦法解決。為了解決發動機核心部件——渦輪葉盤加工震動的攻關難題,他自行研制設計精密夾具,有效避免了加工震動,使原來的震動故障率從85%降低至5%,大幅度縮短了生產周期,年節約排除故障成本數百萬元。
一次次小革新的成功,堅定了洪家光技術創新的信心。在對重點航空發動機葉片進行加工時,由于切削力嚴重超出機床主軸功率范圍,間斷切削加工容易造成刀具磨損而產生“啃刀”現象。洪家光通過自制裝備在普通臥式車床上實現了“轉車為磨”,同時利用該項方法先后攻克了多項高硬度材料的精度加工,使該零件的合格率由70%提高到100%。
公司在接到某重點產品工裝時,其中的超窄方牙螺紋,從工藝人員到現場操作工人都沒人加工過,車間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洪家光。經過計算,洪家光發現,每次車削線長度近33米,車削一次后的刀具很快就會磨損,一定打刀。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洪家光一門心思地分析圖紙,細研資料,硬是自創了一種全新的進刀方法——“左右階梯進刀法”,填補了公司此類零件加工技術上的空白。
有一年臨近春節時,公司接受了一項緊急任務——加工某重點型號發動機核心葉片的修正工具金剛石滾輪,精度要求極高,所有尺寸公差都要求在0.003mm以內,相當于人頭發絲的二十分之一。洪家光主動請纓承接了該項任務,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他把別人看來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掌握的技術,在短短的10天內就攻破了。他對徒弟說:“咱們國家航空發動機底子薄,要想把它搞上去,就得比別人付出得更多。我們要是和別人一樣舒舒服服、慢慢悠悠過日子,還想比別人技高一籌,那就是癡人說夢。”他擅于采用國內外先進的加工方法,充分發揮設備、刀具的加工能力,十幾年來,共完成了160多項技術革新,解決了300多個技術難題。
帶出13個“徒弟”
作為省市“技能大師工作站”的領銜人,洪家光充分發揮領軍人才的帶頭作用,帶領團隊共同成長,長期擔任國家一級、二級職業技能大賽的車工教練并帶隊參加比賽,2013年,他帶領遼寧隊在第九屆“振興杯”全國技能大賽中取得車工團體名的優異成績,2016年,通過“洪家光大師工作站”平臺,他培訓公司兩位選手參加了第十二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分別獲得機修鉗工名、第三名的公司歷史好成績,為公司技能人才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洪家光將自己的車工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身邊人。經他培訓的青年職工有135人次晉升了技能等級,他先后帶徒弟13人,其中工7名、技師2名、技師4名,他作為主編編寫了《航空發動機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技能操作書,還錄制了視頻教材《車工技能操作絕技絕活》,把多年積累的典型加工絕技絕活留下來、傳出去。
在洪家光的帶領與指導下,2015年、2016年公司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共完成技術創新和攻關項目82項、成果轉化53項、解決臨時技術難題56項,共計創造價值2850余萬元,很多技術突破現正在行業內進行全面推廣。
王雁/攝 冬瑜/制圖
(原標題:洪家光:站上國家科技進步領獎臺的工人)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今日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