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
— —記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繼雙
2017年09月30日 10:15機床商務網點擊:5599
【中國機床商務網欄目 行業精英】9月16日,《遼寧日報》第2版全文刊登了該報記者對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的專訪內容,內容如下:
“市場競爭激烈,國產化產品成本優勢不斷弱化。企業發展必須在供給側發力,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供給,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談到企業創新,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繼雙總是居安思危。

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繼雙
在企業發展中,戴繼雙一直秉承著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三大理念。今年1至8月份,沈鼓集團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5%,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2%。當年新增訂單達到57.3億元,同比增長46.9%。這是戴繼雙帶領沈鼓人不斷創新結出的碩果。
企業要發展,技術創新必不可少。戴繼雙認為,企業要發展,必須走出獨具特色的持續創新之路。今日的沈鼓集團已成功搭建起“兩站三院五中心”的組織機構,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跨地域技術創新體系,從根本上提高了企業的原始創新能力。
創新的累累碩果讓戴繼雙為之自豪:為國家核電項目配套的第三代核主泵、首套國產10萬空分壓縮機組和年產120萬噸乙烯三機等一批填補空白、替代進口產品成為沈鼓主要指標增長的重要支撐。
打破壟斷是戴繼雙的奮斗目標,產自沈鼓集團的一批填補空白、替代進口的產品改寫了國際市場格局。戴繼雙舉例,由沈鼓集團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套國產10萬空分壓縮機組填補了國內空白。此后,德國西門子、美國GE等工業巨頭紛紛大幅降價。
戴繼雙還帶領沈鼓集團向轉型、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向國際化轉型,而管理上的創新是重要支撐。“我們不斷探索引進主流管理方式,對企業進行管理創新。以導入精益生產管理模式、推進精益生產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為抓手,不斷轉變管理理念,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巨大提升。”
今年5月份以后,沈鼓簽下一筆總價近13億元的大單。這筆訂單既是沈鼓向轉型的一個代表,更是沈鼓多年來轉型發展的集中體現。
文化創新積淀了企業發展“軟實力”。戴繼雙說,現在的沈鼓集團時刻把握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緊扣時代脈搏,通過大力實施CI戰略,建立起企業文化的“四大體系”,使企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積淀,終轉化成了促進企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原標題: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記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繼雙)
版權與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今日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