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市場分析】通過觀察和了解各項經濟指標,我們能夠更準確地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鑒于此,筆者歸納了若干關鍵的經濟統計數據,并附以基礎分析,期望能為讀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
1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制造業擴張步伐小幅加快。
簡析: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9%,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中型企業PMI為50.0%,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位于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9.1%,比上月上升1.6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于臨界點。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
11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5%,環比下降0.1%。1至11月平均,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2%。
簡析:
PPI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1%。房地產、基建項目加快推進,水泥、有色金屬、鋼材等工業產品價格上漲。裝備制造業中,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價格下降2.0%,新能源車整車制造價格下降0.8%,鋰離子電池制造價格下降0.6%。另外,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680.4億元,同比下降4.3%。
簡析: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530.9億元,同比下降8.2%;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718.5億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559.0億元,增長0.9%;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501.7億元,下降1.3%。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4%(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從環比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46%。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
簡析:
分三大門類看,11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制造業增長6.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6%。分經濟類型看,11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股份制企業增長6.0%,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3.4%;私營企業增長4.5%。分行業看,11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4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3.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5.3%,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4.7%,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1.5%,紡織業增長5.4%,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9.5%,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2.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7.4%,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4.4%,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0%,汽車制造業增長12.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7.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5.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8%。分產品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619種產品中有374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其中,鋼材11881萬噸,同比增長5.1%;水泥16934萬噸,下降10.7%;十種有色金屬671萬噸,增長1.5%;乙烯284萬噸,下降1.7%;汽車344.8萬輛,增長15.2%,其中新能源汽車157.4萬輛,增長51.1%;發電量7495億千瓦時,增長0.9%;原油加工量5851萬噸,增長0.2%。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1%,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355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4%。
以上就是本網整理的近期重要經濟統計數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