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電建全程參與研發制造的國內工程應用的最大直徑敞開式TBM,引江補漢工程“江漢新石器號”TBM下線驗收。將奔赴引江補漢工程的大山深處進行隧洞開挖!
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中首個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全長194.8千米,連通了三峽水庫和丹江口水庫,是構建完善國家骨干水網的標志性工程。該工程多年平均引江水量39億立方米,供水范圍包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受水區、漢江中下游(含清泉溝供水區)、引漢濟渭受水區及工程輸水線路沿線補水區,總面積24.3萬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約16690萬人。
工程擁有目前我國在建長度最長的有壓引調水隧洞;洞徑最大的長距離引調水隧洞;一次性投入超大直徑TBM施工最多的隧洞;洞挖工程量最大的引調水隧洞;引流量最大的長距離有壓引調水隧洞;綜合難度最大的長距離引調水隧洞。
中國電建所屬水電六局承建的引江補漢工程土建施工及金結機電安裝3標位于宜昌市夷陵區與襄陽市保康縣的大山深處,主要包括20.37千米長的輸水隧洞、6-1號豎井、7號檢修交通洞及7-1號岔洞施工,采取鉆爆法和TBM施工,施工難度大,工期緊。
電建團隊針對復雜地質條件和大直徑、敞開式TBM施工特點,配置雙速比大扭矩減速機、護盾潤滑減磨系統、護盾應變受力檢測預警等裝置,同時配備智能掘進、圍巖信息采集等多項智能化技術,全面提高設備制造的技術標準,為引江補漢工程高質量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裝備支持。
新下線的“江漢新石器號”TBM直徑11.93米,整機長度175米,整機重量約3000噸,設計最小轉彎半徑800米,適應最大坡度10%,將用于引江補漢3標16.274千米的隧洞施工。
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高漢江流域水資源調配能力,增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調水量,提升中線工程供水保障能力,為引漢濟渭實現遠期調水規模創造條件,對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保障國家水安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編輯:周磊
審核:王琦
素材來源:水電六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