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論壇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志峰,重慶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副院長曹華軍,通用技術集團機床研究院標準中心主任薛瑞娟,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工藝規劃主管劉孝峰,瑞士斯達拉格集團亞太區銷售總監馬丁•布魯克納及資深銷售經理徐國強,斯德博技術(太倉)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宣,肯納亞洲(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王佳,北京工研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玉紅等作報告。另外,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聯盟理事長、通用技術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陸益民,通用技術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賈大風,通用技術集團總工程師、機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唐毅,機床公司副總經理、機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高長才,機床研究院副院長蔡焱,機床雜志社社長、機床研究院副院長黃祖廣等,以及來自聯盟成員單位和國內外機床企業的百余名嘉賓代表出席了本次論壇,機床雜志社《制造技術與機床》主編、機床研究院黨委書記黃正華主持了本次論壇。

陸益民致辭

黃正華主持
論壇上,陸益民首先代表主辦方致辭。他在致辭中指出,通用技術集團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積極開展裝備制造綠色發展專題研究,近年來努力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在綠色發展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他還對通用技術集團推動機床產業綠色發展的相關舉措做了介紹,如升級改造機床企業老舊設備,主動淘汰落后產能、工藝和技術;采用綠色低碳生產和運營方式,持續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努力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在產品設計中融入節能、環保、降碳理念,以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推動減污降碳。

譚建榮作報告
主題報告環節中,譚建榮院士做了《數控機床數字化設計: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報告。他以我國機床設計能力偏弱為果,從產品與裝備的發展趨勢對國產機床發展現狀——低檔自給自足、中檔嚴重擠壓、高檔受制于人、產品技術附加值低做了分析。他認為,我國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是仿制、逆向、正向、創新,當前設計附加值增加、創新程度增加、技術含量增加。其中,具有原始創新、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必定是正向設計。而正向設計的過程有概念形成、概念設計、功能設計、布局設計、整機設計、裝配設計、性能設計、精度設計、零件設計、工藝設計,其關鍵技術有數控機床模糊需求映射與創新設計、數控機床骨架型譜自適應布局設計、數控機床運動方案與精度分配設計、數控機床功能部件遞進式配置設計、數控機床關鍵零部件拓撲構型設計、數控機床動靜熱電耦合性能設計等。

劉志峰作報告
另外,劉志峰教授做了《機床產品綠色制造關鍵技術及展望》的主題報告。報告中他提到,各國都在部署綠色制造戰略和相關政策,在我國綠色發展已成為各地方“十四五”期間的重要發展方式和目標。數字化、智能化、綠色低碳等與制造之間是相輔相成,綠色制造貫穿了整個生命周期,具現在綠色設計、生產、運維,再利用等環節,綠色設計方法有生命周期設計方法、并行綠色設計方法、模塊化設計/輕量化設計、綠色質量功能配置方法QFDE、基于TRIZ的綠色設計,綠色加工技術有綠色切削、增材制造、綠色鑄造、綠色焊接、綠色熱處理;他對機床再制造也做了著重介紹,對機床綠色制造的發展做了展望,認為:(1)在生命周期分析方面,需要關注環境影響數據庫的建設、LCA工具的開發、LCA評價方法研究;(2)在綠色設計方面,需要關注基于生命周期的機床綠色設計方法、基于大數據與知識工程的機床綠色設計方法、基于功能創新和環境沖突消解的機床綠色設計方法;(3)綠色生產方面,需要關注能源大數據以降低生產制造過程的能耗;(4)智能制造方面,要關注大數據、數據孿生、機器學習、智能算法優化等為機床的綠色制造提供新的發展模式;(5)在回收工藝與裝備方面,需要結合機床產品的材料屬性向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發展。在總結中,他提到,綠色制造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實踐,唯有相結合,則既可為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也能為全球碳排放的減少提供支持。

曹華軍作報告
專題報告環節中,曹華軍教授做了《高端綠色機床裝備關鍵技術及發展思考》報告。他提到,高端數控機床裝備受制于美西方發達國家,是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關鍵瓶頸。高端綠色機床裝備發展受到發達國家學術界、產業界的高度重視,綠色化成為新一代高端數控機床的發展方向。他介紹了高端綠色機床裝備關鍵技術,包含機床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技術、節能環保礦物鑄件新材料及典型部件、機床能耗監控及高效節能技術、少無切削液清潔加工技術、機床綠色再制造技術、“物料-能源-工藝”高效低碳管控技術。最后,他分享了關于高端綠色機床裝備及綠色制造的幾點思考:(1)研制高端綠色加工機床,替代進口,助力優勢產業提質增效;(2)研制新型高端綠色機床裝備,服務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雙碳”戰略產業;(3)創新發展資源化再制造技術裝備,發揮內陸區位優勢,延長制造業靜脈產業鏈;(4)建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雙碳大數據與智能精益管控平臺,服務綠色低碳制造體系。

薛瑞娟作報告
薛瑞娟做了《綠色機床標準體系研究》專題報告。報告通過牧野機床的綠色節能電源技術、馬扎克研制的用于收集和分析工廠機床生產數據的Smooth Monitor AX機床監視軟件、德馬吉-森精機的機床節能APP、大隈的新一代節能系統ECO Suite、匯專研制的系列超聲綠色加工機床的介紹,闡述了綠色機床技術現狀;從新材料、設計、生產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再制造、回收處理、評價指標、未來綠色機床關鍵技術體系、綠色機床發展趨勢等談了機床全生命周期內的綠色技術需求;從國際綠色制造標準、國內機械行業綠色制造標準談了綠色機床標準化需求;通過介紹模型、結構、框架、綜合基礎等,重點介紹了綠色機床標準體系,由北京機床研究所、重慶大學以及相關企業開發的“GB/T 40735-2021數控機床固有能效檢測系統”。在總結中,她提到,綠色機床標準的研制工作需要圍繞關鍵技術領域的標準需求、保障支撐領域的標準需求、優化綠色機床標準供給結構等方面開展。

劉孝峰作報告
劉孝峰做了《淺談鐵路客車產品制造實現節能減排方案》專題報告。報告中,他認為鐵路客車產品制造發展存在傳統生產制造工藝裝備落后、智能化程度地、生產過程管控差等不足,基于此,產品制造實現節能減排方案的實施思路為生產制造裝備自動化、物流智能化、信息化支撐平臺建設、數字化制造及平臺深度化,目的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實現產品制造的節能減排。他以轉向架為例,介紹了目前已實際應用的制造新技術與節能減排,高鐵輪對裝配方面:從構架組成傳統定點裝配方式變為自動柔性流水裝配線,從轉向架組成傳統落成裝配方式變為自動柔性落成裝配線,從傳統輪對選配及配送方式變為自動選配及自動輸送線,新技術可提升效率30%以上、每年可減少能耗31104kW·h;構架加工方面:從傳統天車翻轉、上下料方式、傳統人工占用設備裝夾方式變為構架自動柔性加工線,新技術可提升效率20%,節省能源133056kW·h。

馬丁•布魯克納及徐國強作報告
馬丁•布魯克納及徐國強做了《斯達拉格在風電制造領域的應用解決方案》專題報告。斯達拉格在航空航天和能源、交通運輸和通用工業、精密機械等領域提供全方位應用解決方案。其中,在風力發電方面,現代風力發電機的許多部件,如齒輪箱、大型軸承、發電機、制動器、連接部件等,在過去的幾十年來,對推動斯達拉格旗下產品線 Berthiez、Dörries、Droop+Rein和Heckert 產品部門的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斯達拉格通過提供現場服務,如咨詢、分析、方案等,可完成這些部件的加工。他們首先介紹了磨削加工方面的案例,如RVU系列。隨后還介紹了車削案例、龍門加工中心案例、銑削案例。通過大量實際案例,分享了其在風電制造領域的各類應用解決方案。

楊宣作報告
楊宣做了《低碳環保,STOBER先行》專題報告。斯德博是一家專注于驅動和自動化實用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2019年,斯德博在太倉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提供咨詢、選型、物流倉儲、調試、售后等各類服務。斯德博驅動系統由減速器、電機、驅動控制和電纜組成,適用于機床、激光和自動化行業。靈活的模塊化設計、多達15283種減速器和電機的組合、減速器的超低背隙等,使得斯德博可根據客戶具體需求制定最佳的驅動方案。他重點介紹了PS雙速齒輪箱的特點:解耦方式低損耗直驅擋、溫度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數字式擋位檢測、提前識別齒輪嚙合時刻并降低嚙合速度換擋錯誤率0.01%以下、可應用飛濺潤滑方式省掉油冷機、換擋次數可記錄和存儲、藍牙數據傳輸易于診斷和維護。

王佳作報告
王佳做了《能源行業零部件的刀具解決方案》的專題報告。他重點介紹了肯納金屬在風電領域的應用,如底座、輪轂、機匣、扭力臂、齒輪箱、齒輪和軸、齒圈、葉片的加工,用到的有Dodeka Max/Mega45銑刀、E-Bore系列鏜刀、Romicron精鏜系列、RHR模塊鏜刀/鉸刀、HU 8X/Mill1-18焊接螺旋玉米銑,模塊鉆、HSS絲錐T6 系列、 Mill 12KT方肩銑等、KSEM+鉆、FIX 8車刀、齒輪銑刀/滾刀鉆、Drill Fix-PCD刀片、KSCM銑刀、KBDM銑刀、半精銑刀解決方案M25、精滾刀解決方案M40等產品。

戴玉紅作報告
戴玉紅做《綠色設計、制造理念助力機床可持續發展》的報告。她認為,綠色制造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孕育的制造新模式、新業態和技術創新方向,發展高端綠色機床是機械制造業綠色發展的基礎。她通過介紹現有研究成果對機床綠色節能、輕量化設計、機床再制造、綠色切削工藝、機床傳動系統能耗控制等做了分享。她認為,機床綠色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是材料構建的輕量化、綠色設計的模塊化、綠色制造的微潤滑、服役過程的能回收,挑戰則由多功能復合機床一體化制造、基于輕量化材料的機床創新設計、面向再制造的綠色機床設計。
盛會之風,綠色之光,讓本次論壇取得了圓滿成功,來自高校、企業的專家就“綠色”為線上線下的觀眾帶來了一場場精彩報告,這些報告從不同的視角演繹了不同的“綠色”。論壇有力地為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綠色產業化、產業綠色化等發揮了助力作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