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上下游】北京冬奧會男子雙人雪車比賽
15日晚在延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落幕
中國選手駕駛“中國紅”國產雪車
風馳電掣,開創佳績
孫楷智/吳青澤組合排名14
創造了我國選手在冬奧會該項目上的
歷史最好成績

雪車,被稱為“冰上F1”
是名副其實的冬奧會“速度之王”
由于技術含量高、工藝復雜
雪車制造一直被國外壟斷
影響了該項目在我國的發展
為加快推進技術攻關
相關企業精心打磨
國產雪車終于“破殼”而出
在這場漂亮的“翻身仗”中
就有通用技術集團的身影
時速160公里,“冰上F1”
19世紀末,瑞士人在雪橇上裝了一個轉向裝置,創制了雪車。1924年舉行的首屆冬奧會上,雪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然而,雪車作為一項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比賽,賽用裝備的生產卻一直被國外所壟斷。

雪車的車體從外觀上看像一輛敞篷汽車,不僅有底盤,還有方向盤和“車篷”,選手坐在車內比賽,被稱為“冰上F1”。雪車尾部裝有制動器,舵手通過雪車內兩個把手控制的滑輪系統駕駛雪車。就這樣一輛純靠人工操縱,無機械動力系統助力的雪車,時速能達到160公里/時。
中國的雪車國家隊成立于2016年??梢哉f,在北京申冬奧成功之前,中國雪車項目是一張白紙,我國沒有一輛國產雪車。正因如此,該項目在我國的發展也受到影響,雪車訓練需要到他國租借設備和場地。
從0到1,雪車中國造
為加快推進雪車等冬奧亟需冰雪裝備攻關,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相關企業組成攻關聯合體。作為國內技術領先、品質穩定、服務優質的碳纖維紡絲用熱輥供應商,通用技術高新材料旗下中紡院中紡精業供應的碳纖維熱輥,助力TG800國產碳纖維生產,被成功應用于奧運雪車和雪車頭盔制作,使雪車車體強度性能提升一倍以上,為中國奧運健兒保駕護航!
為了能讓國產雪車高速奔馳,車身所用的材料必須具有質量輕、強度高的性能特點。碳纖維復合材料是航天航空領域應用發展的新型材料,本次冬奧會雪車用到的國產宇航級碳纖維復合材料TG800,材料密度只有鋼的1/5左右,強度卻是鋼的2倍,符合雪車制造的技術要求。
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后,雪車能在保證運動員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減輕車身重量、降低重心,使雪車滑起來更平穩。材料的高強度和獨特的吸能特性,還能保護運動員在撞車事故中不受到傷害。
2021年1月,第一代雙人雪車研制成型,實現了國產雪車“零”的突破。2021年9月10日,首批兩輛雙人雪車、兩輛四人雪車正式交付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
打造優質碳纖維,熱輥立功
為了確保碳纖維原絲的品質,研究新一代高溫技術和高溫設備、提供穩定可靠的輥面溫度就顯得格外重要。此次應用于奧運雪車、雪車頭盔的核心技術,是中紡精業碳纖維熱輥研發上的又一次突破。
中紡精業碳纖維熱輥,用于TG800碳纖維原絲烘干致密化工藝。高性能碳纖維熱輥保證了碳纖維原絲結構均勻致密,纖維內、外部的缺陷少;確保了碳纖維原絲的纖維超分子結構規整,取向度高,結晶度高;保障了碳纖維原絲的物理機械性能優異。
自2005年起,中紡精業就投入到碳纖維紡絲研發領域,主攻干噴濕紡紡絲路線涉及的原絲紡絲用電磁感應烘干致密化熱輥、氧化碳化熱輥,并在T300、T700、T800、T1000以及更高性能碳纖維制備上得到多次成功應用。
歷經多年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中紡精業成功建立了自主知識產權庫,打破了國際壟斷,持續助力國內各大碳纖維制備公司生產制備高端碳纖維,切實為國家碳纖維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