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上下游】日媒表示,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計,到202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安裝數量將超過50萬臺。雖然受到世界經濟和企業設備投資的影響,例如提高生產率和減少勞動人口等,但IFR預計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以應對制造業的緊迫問題。發那科和安川電機等日本制造商正在主導市場。這些企業除了擁有完善供給體系外,還將追求擴大使用范圍和進一步的易用性。
據IFR表示,2015年的全球年裝機數量為25.4萬臺,到2025年的10年后將翻一番。亞洲是需求背后的主要推動力。中國、日本和韓國是世界頂級工業機器人使用國,2020年亞洲的安裝量占全體的71%。其中,中國使用情況尤為突出,2020年安裝了16.8萬臺,總運轉臺數達到94萬3000臺,預計2021年將突破100萬臺。
近年來,用于半導體制造設備的搬運機器人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安川電機董事兼常務執行官小川正弘表示:“我們需要將搬運機器人的產量從目前的預設水平提高,它可能會翻倍。” 在機器人中占有較高市場份額的川崎重工在其2021年4月至9月期間的財務業績中表示,“為了解決全球半導體短缺,對搬運機器人的需求正在增加。”
不可忽視的是,機器人的使用領域正在擴大。發那科推出了大型搬運機器人“M-1000iA”,適用于電池運輸等汽車的電氣化過程,它負責在緊湊的地方將數百公斤的電池組裝到車身上的工序。
不二越開發了一種采用了自家算法的新視覺控制技術,并開始在電機和電子領域開發自動化電纜插入操作的應用。安川電機公司將推出一款小型機器人Motoman-GP8,用于食品加工,確保食品衛生水平。工業機器人開始負責迄今為止無法實現自動化的流程和新領域。
機器人的需求雖然穩步增長,但目前由于半導體、電子零件等零部件短缺的影響,工業機器人的制造和出貨受到影響。安川電機的小笠原浩社長表示:“由于材料費的高漲和半導體的不足,無法跟上產量的增長”,因此企業擔心會失去銷售機會。
解決人手不足、生產率提高等社會問題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盡管如此,發那科社長表示:“機器人的生產能力從每月 11,000 臺增加 了20%。在不遠的將來,進一步投資是必要的。”據了解,各家日本機器人公司都在著手下一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