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國內新聞】距離第三屆進博會開幕還有14天,隨著日期的臨近,世界各國展品也陸續抵達上海。10月21日,載運著本屆進博會“巨人級”展品龍門機床的巴拿馬籍“地中海卡米爾”輪靠泊洋山港三期碼頭。為助力這臺超大型展品安全順利卸運中轉,上海洋山邊檢等口岸查驗單位和碼頭運營企業建立大件展品卸運保障作業機制,助力展品安全高效通關。

21日21時30分,366米長的巨輪“MSC CAMILLE”在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遠程監控和海事巡邏艇的現場護航下順利靠泊洋山深水港冠東集裝箱碼頭,標志著來自歐洲的“海運”展品即將進入尾聲。
據了解,這臺超大型龍門機床來自西班牙機床制造商Nicolas Correa S.A.,共10件,重達86.7噸。Nicolas Correa S.A.是歐洲銑削解決方案領域的企業,憑借其現有規模以及其創新、理念、設計和生產制造方面的非凡實力,雄踞歐洲市場銷售量冠首,更是西班牙大中型加工中心的楷模。本次展商把新型機床展品帶到中國,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全面融入中國經濟建設。
為了讓展品安全按時運達,參展商特別對這個大家伙進行了拆分。這臺特大型展品被分裝在10個集裝箱中,8個40尺開頂集裝箱,1個40尺框架箱,1個20尺開頂集裝箱才能容納得下這個大家伙,布展時再如“樂高玩具”般組裝起來,在進博會上亮相。該展商表示本件展品體積已超去年。
為了讓這臺本屆進博會特大型展品能盡快卸運中轉,相關公司提前安排了十輛集裝箱卡車在港口待命并在堆場劃分了進博會專用箱區位。上海洋山邊檢等口岸查驗單位加強協作配合,在嚴密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建立了從船舶預報到抵港查驗再到裝卸作業無縫銜接的保障機制,通過預先排查、泊位候檢等措施,讓貨等人變成人等貨,保障展品通關流程的零延時、零等待。
雖然境外疫情蔓延,但中國出色的疫情防控成果,成為各大展商如期參展的“定心丸”。自9月初起,歐洲相關國家的展品陸續從始發港裝船起運。目前,洋山港靠泊的船舶以歐美等遠洋航線為主,海運所需的航程時間需一個月左右。因此,自10月8日以來,來自德國、波蘭、丹麥、捷克、瑞典、西班牙等國家的展品,從洋山港密集入境,形成進博會展品的入境潮。
就在昨天,還有載運著德國和丹麥參展品的“中遠海運金牛座”集裝箱輪靠泊洋山港二期碼頭。本屆進博會,德國參展商帶來7天分裝式藥盒、廚房用具、清潔工具等幾十種類別總重400多千克的展品;丹麥參展商則帶來4個高箱,總重60多噸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與往年不同,今年從船舶抵港到展品吊卸、轉運均加入嚴格的疫情防控環節。工作流程有所增加,但展品卸船入境的效率卻未受影響。洋山邊檢站將防疫環節前置到船舶航行階段,邊等候船舶靠港,邊開展信息排查,在船舶抵港前便能準確判定涉疫風險。同時,進一步優化船舶入境查驗流程,組建進博服務先鋒隊,在邊檢辦證大廳設立進博服務專窗,優先保障載運展品船舶的邊檢手續辦理。
據悉,隨著龍門機床的抵滬,進博會展品海運入境潮將進入尾聲。15天后,觀眾就能在進博會上,一睹這些飄洋過海而來的展品。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上觀新聞、央廣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