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名企在線】咋們機床商務網的讀者里面,有沒有采購彈簧夾頭的朋友?如果你有采購過彈簧夾頭,那小編就想問問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家名為“A-one精密”的公司?
這是一家創建于1970年日本企業,主要生產超硬彈簧夾頭,市場占有率高達60%,擁有1.3萬家海外用戶,2003年已經在大阪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日本諸多企業當中,A-one算得上是企業中的“寶藏男孩”了!
A-one精密之所以小而極致,是因為他們在管理上也充滿了反傳統的理念,令人瞠目結舌。

A-one精密工廠,圖片來源于標桿精益
由于公司人員較少,所以A-one一年開會的時間加在一起不超過30分鐘,很多的交流都在現場站著就說了。它的創始人梅原勝彥表示,“事實上,當天下午3點前所接收的訂貨,70%都可以在當天內完成并配送。實際上,要做到100%交貨也是沒問題的,但這么一來,第二天上午就沒事干了。”A-one從接受訂單,到工廠開始作業,期間間隔不到5分鐘,而且中間過程不是依賴于IT系統和網絡,僅僅依靠手寫的傳真。公司的生產過程不必經過像大企業那樣的生產排期、物料管理、交貨期管理等諸多流程,這些都被梅原稱為“制造業多余的管理”,幾個人打個電話,或者拿著傳真跑一圈,幾分鐘內就開始生產。
為了縮短交貨周期,A-one甚至省略了質檢的步驟。按照梅原的理論——只要認真經過每道工序,產出的就只會是高質量的產品。更不可思議的是,作為一家微型制造商,A-one竟然在有限的資源制約下,同時擁有自己的銷售網絡。不簡單吶!
在日本傳統的觀念里,公司是另一個尋求幸福感的地方。A-one的員工不僅是終身雇傭、不需要打卡,還可以分享公司盈利,梅原更是提出了一些“離經叛道”的說法。
比如,在A-one他傾向于招收外行員工,因為“便于培養”,目前A-one每天操著英語對海外銷售的主管,開始都是附近的家庭主婦。A-one沒有組織和頭銜,因為“大家都明白彼此的能力水平,所以沒有必要硬是賦予什么頭銜之類不自由的東西”,因為這個原因,當公司準備上市的時候,梅原和證券公司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在證券公司看來,沒有組織就不能明確責任,而梅原卻認為,所謂明確責任本身才是奇怪的,責任沒有必要要讓人來負,工作上的責任由公司來負就行了,否則以后就沒有人去挑戰困難的事情,公司就會失去活力。
他把員工的工作和私人生活分的非常清楚,甚至用嚴正的口吻告訴員工“如果在公司以外的地方看到我,可以不打招呼”,同時嚴禁員工給他家里打電話。
自從2003年公司上市以后,長期以來“無組織”的狀態終于得到了改變,現在A-one的員工達到了將近100人。
梅原招聘員工的要求很別出心裁:他喜歡使用外行,因為他認為,這樣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知識;他還喜歡招募有家室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更有動力”。
公司上市后,梅原把自己的股票分給員工們,連附近來兼職的主婦們也一樣高高興興地分得了股票。
“很多經營者都覺得,員工要先為公司賣命,公司才去重視他們。這是錯的,順序應該反過來。”梅原表示,“A-one精密一律實行終身雇傭制,不需要打卡,也從不讓員工加班。員工是看著老板的背影干活的,領導得先問自己做得夠不夠。如果有人偷懶,那就是老板的責任。領導們認真干活,員工自然會跟著努力。”
在工廠里,梅原特意使用跟超市亮度一樣的熒光燈,比其他公司亮很多。“當然這樣電費更高,但亮點的燈會讓員工的眼睛不那么疲累,這并不是沒用的花銷。”每當有股東提出削減工資等建議,梅原也會與他斗爭到底,“真正為公司帶來利益的,是一天到晚工作的員工,而不是股東”。
A-one的小而極致,源于梅原獨到的見解和思維,這是一種很典型的現象。筆者認為,A-one的個案,并不一定適用于每一家企業,但是或多或少,梅原的一些思維方式,還是非常值得我們企業的管理者借鑒和學習的。
(原標題:這家日本上市公司,37年僅13名員工,連質檢部門都沒有!)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