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國內新聞】一個機床能用多久?幾年?十幾年?幾十年?隨著時間推移,一些老舊機床或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而淘汰;或因故障損壞而被迫下崗,但是當看著這些很可能伴隨了一代人工作記憶的老伙伴消失,相信所有人都會于心不忍。那么該如何留住這些珍貴的機床記憶呢?
廢廠變文創園 保留一代人機床的記憶
轟鳴忙碌的生產線停歇后,高大老舊的廠房何去何從?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人集團鍛壓機床老廠即將變身為“北人文心Róng文化創意園”。改造完成后的文創園將成為集文創產業、文化設施、便民商業、政務服務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開放式園區,便民創收的同時,留下一代人關于機床的記憶。
無獨有偶,除了北人集團鍛壓機床老廠化身文創中心,還有長沙機床廠也經過保護性改造之后煥發新的“生命”。長沙機床廠位于南郊公園以南,猴子石大橋以南,距離湘江東岸數十米。該廠創建于1912年,已歷百年,是建國初期機床工業行業全國十八個重點骨干企業之一。在完成歷史使命后,2007年,長沙機床廠被萬科地產公司收購使用,并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建?,F在的長沙機床廠已成為小區居民休憩的場所和長沙城市的一個景點,煥發了新的生命。
入駐博物館 記錄機床發展變遷
除了保留整個機床廠的特色的改造,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機床則被送進了博物館。比如天津機床博物館,就是這樣一座以收藏、展示國內外機床為主題的公益性博物館。
天津機床博物館包括東麗航空商務區館區和華明清華院館區兩處,總占地面積近6000平方米。館藏瑞士、德國、美國、前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制造的機器100余臺,另有老縫紉機、老電話等民用機械500余件。暢行其中,仿佛打開時空之門,厚重的歷史感、獨具的傳承價值和大氣的工業之美撲面而來。
此外,還有一些企業也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館,比如山崎馬扎克機床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不僅保留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種舊式機床和蒸汽機車、汽車、飛機等非常具有時代特色的工業產品,還建設了一個由現代機床構建的自動化工廠 “Mazak iSMART Factory™”。而這座博物館不僅旨在留住記憶,也意向所有人傳達機械制造的原理和魅力。
留住記憶 也是留住精神
這些舊廠、舊機床,不僅記錄著時代發展的變遷,也銘刻著老一代工人階級無私奉獻、積極進取的“勞動者精神”。留住這些珍貴的舊廠、舊機床并進行展示可以,讓公眾直觀的看到工業生產中機床的加工技術,了解一代人的奮斗拼搏歷程,對普及科學技術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有著積極作用。
對于同樣奮斗在機床行業的我輩來說,這些舊廠、舊機床就像是一個記憶殿堂。慢慢走近它,仿佛踏上一點歷史的征程;輕輕觸碰它,仿佛感受到了那些機器背后感人的故事及深厚的文化,以及一代一代人去繼承和發揚的匠人精神。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