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市場分析】標準是指標準化組織(ISO)、電工委員會(IEC)和電信聯盟(ITU)制定的標準,以及標準化組織確認并公布的其他組織制定的標準。標準在世界范圍內統一使用。
參與標準制定,有利于加強我國技術方面的支配力,占據競爭優勢。現在,我國在標準的制定當中越來越有發言權,別的不說,咱機床行業很多標準的制定,都有咱們中國的身影。
中國“S試件”五軸機床檢測方法正式成為標準
2020年1月29日,由中國主持修訂的ISO10791-7: 2020《Test conditions for machining centres-Part7: Accuracy of finished test pieces(加工中心檢驗條件第7部分:精加工試件精度檢驗)》標準,獲標準化組織(ISO)批準正式發布,04專項成果中國“S試件”五軸機床檢測方法正式成為標準。
我國機床數控系統自主技術標準成功立項
2018年2月12日,由國家機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黃祖廣博士帶領的團隊提出的《工業自動化系統與集成 機床數控系統 一般要求》標準提案,經標準化組織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技術委員會物理設備控制分會(ISO/TC184/SC1)投票,以無反對票的投票結果獲批正式立項,編號ISO 23218。
以上是近兩年機床行業在標準制定上取得的突破。別小看這兩項成果,前者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機床行業在該技術領域的標準話語權和影響力,后者則標志著我國在機床數控系統標準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數控機床“大腦”標準將采用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從國家角度,參與準的制定有利于提升競爭力;對于行業來說,參與標準制定意味著參與到技術研發的前沿;那么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標準又意味著什么?
以機床行業為例,首先,行業標準有中國的參與,意味著企業更容易參與到這個標準的制定中,對業內企業更有利。每項標準的制定無疑會參考業內企業的發展情況和技術水平。中國參與標準制定,模板肯定是中國企業,出爐的標準也將更接“地氣”。
其次,標準的出爐,意味著企業產品水平可以得到更直接的認可。沒有標準前,對于產品能達到的水平,只有一個模糊的界定;有了標準,哪些產品達到了標準,哪些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就一目了然。對于消費者而言,采購變得有章可依;對于生產企業而言,達到標準,對提高企業度、產品美譽度有著積極推動作用。
后,標準為企業研發生產指明方向。沒有標準之前,企業研發產品只能憑借自身對市場的感知,而有了標準,就相當于有了一個產品發展方向。可以幫助企業確定研發方向,并且能更有目的地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
中國機床行業發展成績斐然,參與標準的制定,不僅提升了中國機床行業在該技術領域的標準話語權和影響力,也是我國機床行業邁向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意義非凡。可以預見,隨著中國在標準制定中存在感的不斷加深,中國企業在舞臺的競爭中,也將更具備優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