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本周機床頭條》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本周有哪些行業要聞吧!
1、沈機上半年預虧超3.5億
7月14日晚間,昔日“機床一哥”沈陽機床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5億~4億元,預計基本每股收益虧損約0.21~0.24元。
記者注意到,公司去年同期虧損達到約14.1億元,可以看出,沈機經歷司法重整后,虧損額相比去年明顯縮小。雖然虧損額度同比減小,但沈機的經營壓力依然備受關注。沈機2019年扣非后凈利潤為-49.44億元,該數據已連續8個會計年度為負且虧損金額較大。
本站點評:關于虧損的原因,沈機方表示,受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后供應鏈物流受阻,業務開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約,導致主營業務收入下滑、經營業績不佳。
2、大族激光預計上半年凈利增逾六成
大族激光近日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中,預告顯示,該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6.07億元-6.45億元,同比增長60%-70%,PCB與口罩機業務為主要增長動力。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制電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今年以來,5G和服務器行業的持續向好,顯著帶動PCB行業對加工設備的需求。在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PCB業務2020年一季度仍保持良好增長,其中3月份發貨量創歷史新高。目前,大族PCB業務在售訂單充足,工廠一直處于滿產狀態。
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需求居高不下。2月17日,大族激光全自動平面一拖二口罩機正式對外銷售,有效緩解巨大的需求缺口。
本站點評:據了解,今年4月,大族激光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的出貨臺數創歷史新高。厲害
3、恒鋒工具擬定增募資3.6億元用于智能制造升級
恒鋒工具7月15日晚間公告稱,擬定向增發不超過3000萬股募集資金35978.71萬元用于智能制造優化升級改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智能制造優化升級改造項目包括古蕩河對岸新建廠房以及恒鋒工具老廠區改建項目,該項目將采用自主專利技術,淘汰落后設備同時引進及國產先進設備,項目總投資額35300.00萬元。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優化升級原有精密復雜刃量具類產品產能12萬件套,可年產數控精密裝備50臺、年產智能自動化裝備400臺套,年新增營業收入2.60億元,年新增利潤總額9248.00萬元,財務內部收益率(稅后)為22.16%,投資回收期(稅后)為6.63年。
公司稱,如果募投項目順利實施,公司將通過建立獨立完整的研發與制備體系,進一步增強生產智能化水平,在現有刃量具業務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還可同時拓展主營業務板塊,增加生產性服務板塊和智能制造型產品板塊。
本站點評:恒鋒工具主營業務包括精密復雜刀具、花鍵量具(兩者合稱精密復雜刃量具)、精密高效刀具等高速切削刀具及高精度測量儀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并在該行業累積了較為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技術人才儲備,目前公司關鍵工序已經全部實現了數控化,公司自主研制了十多臺數控拉刀齒形磨床和數控拉刀刃磨床,實現Y軸聯動加工和非對稱齒形一次磨削,并解決了進口設備維修難,維修費用高等問題,使設備維修更加便捷,提高了機床利用率。
4、國機集團在智能制造和磨削行業完成兩項新成果
近日,國機集團在智能制造和磨削行業又完成了兩項新成果,解決了行業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據了解,國家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機器人及裝備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日前通過驗收。國機集團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擔了項目重要實施組成——自主可控iMES系統(智能工廠制造運行系統)的開發研制。
“生物醫藥機器人及裝備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打造了世界首批制藥裝備領域的智能制造工廠,項目國產化率達81%以上,促進了國產先進智能裝備推廣應用、替代進口,帶動相關配套行業發展。該項目還創建了制藥裝備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及智能制造標準,有效促進我國制藥裝備企業向智能制造新模式轉變,持續提高制藥裝備整體運營效率、整體智能化水平和化水平。
此外,集團還成功開發檢測方法助力磨料磨具質量提升。日前,國機集團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磨料磨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針對樹脂液性能測試、評價開發了一套綜合檢測方法,致力于解決樹脂結合劑砂輪全壽命周期“測不準”“不能測”“測試效率低”等難題。
本站點評:厲害了國機,不虧是大國重企!
5、國內首套軌梁物料智能識別系統正式進入試運行
7月13日,新松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軌梁物料智能識別系統完成安裝調試,目前正在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廠進行后階段的試運行。隨著新松智能機器人系統的陸續應用,將極大提升鞍鋼智能化水平,實現產線生產信息流和物流真正匹配,優化崗位配置,改善作業環境,減輕崗位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
本站點評:疫情之下,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性顯得愈加明顯。它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還可以大幅降低用工風險,推動自動化,智能化生產進程、提升企業管理模式。危機的解決之道在于化危為機,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將助力各行業在后疫情時代向陽而生、逆風前行,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