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本周機床頭條》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本周有哪些行業要聞吧!
1、CME中國機床展隆重舉辦
7月1-4日,華機展-CME中國機床展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本次CME展會共展出1.1H、2.1H、3H、4.1H、NH等5大展館,合計130,000平米超大展覽規模,1300家參展商品牌,展出機床工具新品超500臺/套,涵蓋切削機床、成型機床、鈑金激光、磨削工具、機床附件、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全裝備產業鏈。
壓抑了半年的機床設備采購需求在本屆CME得到集中爆發。首日現場各大展臺門庭若市,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共同演繹了一場全新機加工裝備交易盛宴。現場采購火爆!吸引了眾多制造業專業觀眾到場參觀采購與洽談合作!
本站點評: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大型機床展會已經紛紛取消,但機床產業發展的腳步因此不能停下。作為今年以來國內首場大型機床展會,CME中國機床展頂著巨大的壓力登場。在這場展會上,我們很欣喜地看到政府有決心、企業有信心推動機床產業的復蘇進程,用實際行動打響機床產業復工守衛戰。我們有理由相信,疫情過后,中國機床產業將迎來更加全面的發展。
2、海德曼IPO通過審核
6月29日晚,上交所披露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50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福建福昕軟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德曼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德曼)獲通過。待提交證監會注冊獲同意后,海德曼將成為臺州第二家登陸科創板企業、第56家上市公司。
浙江海德曼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總部位于玉環,是一家專業從事數控車床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有數控車床、自動化生產線和普及型數控車床三大品類20余種產品型號,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制造、工程機械、通用設備、軍事工業等行業領域。在將目光瞄準科創板之前,海德曼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并于2018年2月終止。去年12月26日,上交所受理了海德曼科創板上市的申請。
本站點評:據了解,此次科創板上市,海德曼預計募集約3.2億元,其中約2.6億元用來完成數控機床擴能建設項目,約3200萬元用來完成數控機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剩余的金額用來償還銀行貸款和補足流動資金。
3、濟南二機床成功澆注140噸超大灰鐵鑄件
5臺電爐同時熔煉,6架行車協同配合,8個鐵水包傾瀉而下……近日,濟南二機床140噸超大灰鐵鑄件澆注成功,并順利通過用戶預驗收,這是繼今年完成120噸床身球鐵澆注后,刷新的又一企業紀錄,“工業之花”再一次璀璨綻放!
大澆注能力是衡量一個企業鑄造綜合實力的直接體現,本次澆注從工藝復雜性,起吊、合澆難度,以及整體協同“作戰”要求上,均為企業灰鐵鑄件澆注之。為確保成功,鑄造團隊從造型、冶煉、澆注、安全應急處理等方面,制定了詳盡的方案。在精心準備下,140噸超大灰鐵鑄件一次澆注成功。
本站點評:很多人都知道濟南二機床造機床,但不知道濟二機床的很多配套鑄件也是自己造的。濟南二機床擁有著70多年的鑄造歷史,憑借強大的技術優勢、制造能力和豐富的生產經驗,大可生產120噸球鐵件、140噸灰鐵鑄件及大尺寸φ1.6mx 1.2m的有色鑄件,年產鑄鐵件4萬余噸,有色鑄件3000余噸。產品廣泛應用于機床、風電、汽車模具、能源汽輪機、造紙機械、冶金、耐壓泵體等行業,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遠銷日本、韓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4、于洪永安機床小鎮獲國家發改委“點贊”
6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及警示案例。為了持續加強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示范工作,國家發改委推廣來自全國20個精品特色小鎮的“第二輪全國特色小鎮典型經驗”。其中,在突出企業主體地位方面,沈陽永安機床小鎮憑借健全產業服務平臺和智能制造應用示范平臺,吸引700多家數控機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入駐,獲得國家發改委認可。
據了解,此次獲得國家發改委點贊的永安機床小鎮位于沈陽市于洪區,依托于沈陽特種機床裝備城規劃建設,占地2.8平方公里。小鎮以建設“產城互動、統籌城鄉、和諧宜居、生態環保”為目標,如今累計建成標準化廠房86棟,66.5萬平方米,引進機床生產加工企業160家,商貿流通企業300余家。
本站點評:我國有諸多以機床產業為基礎的特色小鎮,比如縉云機床小鎮、壺鎮機床小鎮等,這些特色小鎮結合本地區的產業特點,集中化發展,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但是這些地區的機床產業發展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如何實現地區產業的轉型升級,培育地區品牌,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產業的精品化、化。這是特色小鎮目前遇到巨大難題,希望永安機床小鎮未來能給予其他地區以借鑒的目標。
5、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
國家統計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434.9億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比1至4月份收窄8.1個百分點。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23.4億元,同比增長6.0%,4月份為下降4.3%。
本站點評:5月份,隨著復工復產深入推進,生產經營秩序逐步恢復,工業企業效益狀況持續改善,當月利潤增速實現由負轉正。據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分析,主因有三:一、成本上升壓力明顯緩解;二、工業品價格變動增加企業盈利空間;三、石油加工、電力、化工、鋼鐵等重點行業利潤改善明顯。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