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國內新聞】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司法部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明確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相關的法規、標準、政策體系,促進源頭減量、清潔生產、資源循環、末端治理,擴大綠色產品消費,在全社會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消費方式。
到了2025年,我國綠色生產和消費相關的法規、 標準、政策要進一步健全,激勵約束到位的制度框架要基本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方式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環節要全面推行,我國綠色發展水平實現總體提升。

本次意見提出,在發展工業循環經濟方面,健全相關支持政策,推動現有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和新建園區循環化建設。
其中,與汽車行業相關的信息包括:
一是發展工業循環經濟,健全相關支持政策,以汽車產品、動力蓄電池、鉛酸蓄電池為重點,加快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適時將實施范圍拓展至輪胎等品種,強化生產者廢棄產品回收處理責任。支持建立發動機、變速箱等汽車舊件回收、再制造加工體系,完善機動車報廢更新政策。
二是促進能源清潔發展,加大對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儲能技術、多能互補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氫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準規范和支持政策。據悉,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5年的33萬輛猛增至2019年的120.6萬輛,動力鋰電池進入集中退役的高增長時期。退役鋰電池中含有電解液以及各類金屬物質,隨意廢棄將對環境產生沉重負擔,因此鋰電池的回收利用必不可少。當前退役電池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主要將梯次利用于儲能市場,鐵塔基站是退役電池的良好應用場景,在電量80%至40%的衰減過程中,退役電池仍然可以在儲能上實現800次以上的循環壽命。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之下,布局電池回收的企業有望受益。
三是擴大綠色產品消費,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等節能品類的推廣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置節能新能源汽車等給予適當支持,鼓勵公交、環衛、出租、通勤、城市郵政快遞作業、城市物流等領域新增和更新車輛采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
上述意見還提出了相關政策推行的時間表,其中研究制定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準規范和支持政策預計將在2021年完成;健全再生資源分類回收利用等環節管理和技術規范預計將在2020年完成;國有企業率先執行企業綠色采購指南預計將在2020年完成。
(原標題: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司法部支持建立發動機、變速箱等舊件回收、再制造加工體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