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國內新聞】9月19日,浙江省企業聯合會、浙江省企業家協會、浙江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正式公布《2018浙江省制造業》,浙江制造業營收共計36456.08億元,其中10家公司營收超千億,營收共計13619.81億元,占比37.4%。
眾所周知,制造業一直是浙江省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浙江省賴以生存的經濟強基。回顧浙江經濟發展的軌跡,制造業是拉動浙江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如今改革正在攻堅時期,企業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難題,從制造業的發展中,我們能看到浙江制造的變革節奏與發展步伐。
吉利勇奪,10家企業破千億營收
在本次發布的《2018浙江省制造業》榜單中,前十名分別為吉利集團、海亮集團、青山控股集團、萬向集團、天能電池集團、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浙江恒逸集團、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杭州汽輪動力集團以及超威電源有限公司。其中,吉利集團以共計2782.65億元營收名列榜單。
除此之外,有10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千億元,其中3家超過1.5千億元;另有10家超過5百億元以上。“千億俱樂部”相較2017年增加6家,折射出浙江企業做大做強的步伐正在加快。其中,、二、三名均超1500億元。
“‘千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浙江出現千億級的大企業,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是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要求,是企業堅持做大做強做久做優、不斷創業創新的必然趨勢,更是近幾年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鏈整合優化提升,新科技新商業模式演變發展,轉型升級兼并重組,淘汰落后提質增效等一系列政策導向的必然趨勢。”“省三會”秘書長鄭一方說道。
浙江制造的發展形勢
制造業企業在浙江企業構成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改革開放初期,浙江人通過“四千精神”(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通過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工業化發展道路,大力發展投入低、技術含量不高的輕紡、造紙、化工等產業,使鄉鎮企業蓬勃升起、農村工業迅速發展。
浙江從沿海海防要地、資源小省發展成為工業大省,離不開傳統制造業。在浙江,傳統制造業占工業比重超過60%,可以說是浙江實體經濟的主體,正是這些傳統制造業,奠定了今日浙江工業的基礎和浙江在全國的地位。
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的深入,草根出身的傳統產業,相當大體量的企業“低小散”,創新能力總體不足,這無疑成了制約浙江制造業的短板。
未來的浙江制造要立足于制造本身,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用大數據+科學算法技術繼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建立產業集群,形成產業的集聚效益,解決企業的“低小散”問題;同時,結合本地的特色和文化資源,打造制造品牌,唱響地方特色產品,做好數字經濟時代的營銷。
附:《2018浙江省制造業》
附:《2018浙江省制造業》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