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市場分析】7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數據,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比6月回落0.3個百分點,高于50%的榮枯線,制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作為制造業的一大主力,機床行業近期也依舊保持著強勁的增長趨勢。有數據顯示,2018年6月,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為4.7萬臺,同比下降2.1%,其中數控金屬切削機產量為1.9萬臺,與去年同月持平;金屬成形機床產量為2.3萬臺,同比下降8%;金屬切削工具、鑄造機械產量分別為51678.1萬件、21.5萬臺,同比下降25.4%、2.7%。
分地區來看,2018年上半年全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前十省市分別是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遼寧省、廣東省、安徽省、云南省、陜西省、北京市和河南省。其中,浙江省上半年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為5.85萬臺,累計同比下降23.96%,但仍是上半年全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
“機床母機”的發展情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內制造業的發展趨勢。今年的市場投資情況與去年相比又有了一些變化,從發改委發來的數據可以看到,上半年,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速同比增長7.7%,為29個月新高。增速比1-5月份、一季度分別提高1.6和3.1個百分點,比制造業投資高0.9個百分點,差距呈逐步擴大態勢。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領域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0.9%、13.1%、8.8%和22.6%。
由于原材料價格前期上漲較多,加上淡季因素影響,7月原材料價格漲勢明顯減緩,部分企業成本上漲壓力有所減輕,帶動產品出廠價格指數的相應回落。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調查顯示,7月購進價格指數為54.3%,較上月回落3.4個百分點;出廠價格指數為50.5%,較上月回落2.8個百分點。兩個指數間的差距由上月的4.4個百分點降至本月的3.8個百分點,表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水平有所提高,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趨于緩解。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表示,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聚焦減稅降費,支持小微企業,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預期對制造業有良好促進作用。
從種種數據綜合顯示,我國經濟運行韌性較好,市場需求增長穩定,國內需求支撐作用較強。7月,消費品制造業PMI回升,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高耗能行業PMI均有不同程度回調。從指數來看,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消費品行業高于制造業,高耗能行業低于制造業,反映出創新驅動產業增速較快,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快。因此,機床行業也應該加快轉型升級,向著、高新、智能制造等方向發展,加大產品附加值,增強行業上下游粘性,促進制造業整體穩步發展。
(本網部分資料來源新華網、中國日報、國家統計局,本網編輯整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