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上下游】2018年7月3日,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了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統計數據,數據顯示,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高速發展,銷量增速達到歷史新高,年銷量連續第五年位居世界首位。而國產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繼續擴大,已涉及國民經濟39個行業大類和110個行業中類。
與機器人產業發展速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我國,機器人標準缺失、滯后、系統性不足等問題已日益凸顯。資料顯示,近年來,機器人事故不時發生,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信息泄露等,那么,為什么原本在大家眼中看似安全的機器人卻出現了諸多問題?
也許原因就隱藏在這一組數據里:據工信部2016年的一份摸底調查顯示,中國涉及機器人生產及集成應用的企業有800余家,其中超過200家是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但大部分企業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技術水平普遍不高。
更讓人憂慮的是,當前,我國機器人行業的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尚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技術門檻和市場引導手段,導致產業綜合競爭力偏弱。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標準都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技術進步還是市場拓展,都需要標準以及的檢測手段作為支撐。機器人行業更是如此。近幾年,我國已經成為工業機器人大市場。但是必須看到,因為標準缺失、檢測手段不足、缺乏的第三方認證機構等原因,部分機器人企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市場認可程度也不高。因此,加強檢測認證體系建設和標準化建設就成為了當前機器人產業發展中的緊要問題。
為實現機器人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使其更好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監委、國標委四部委聯合支持建立了集機器人產品(部件)檢測、認證、校準、標準化、技術咨詢于一體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以下簡稱“國評中心”),并依托國評中心,進一步申請成立了“國家機器人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多維度、齊發力,全面推進我國機器人產業標準化檢測認證體系建設,保障機器人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成立以后,發布了世界上機器人認證標識“CR”,并以打造世界機器人檢測認證品牌為目標,統籌規劃,持續發力,圍繞標準制修訂、檢測服務、認證服務、交流、信息服務等核心職能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努力實現以標準規范行業準入,以檢測把控產品質量,以認證培育“放心”消費,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從源頭到末端的保障,切實打造中國機器人認證(CR)的認知度和公信力。目前,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CR認證結果已被有關國家專項采信,相關產品認證信息也實現了與“信用中國”的全面對接,被正式納入國家質量、信用監督管理體系。
藉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家強制檢測認證制度的實施以及行業倒逼機制的形成,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企業主動加入強制檢測認證體系,這也將促使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健康發展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
在國評中心引導、規范行業發展的同時,我們更加關注全國各地產業布局情況,力求對接地方有關行業發展需求,使國評中心服務行業發展的責任落到實處。2018年1月3日,國務院以“國函1號文”正式批復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設立了我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綜合試驗區。隨后,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將以機器人產業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列為山東省未來重點發展培育的支柱產業。山東各地政府也積極出臺相關政策,不斷優化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軟硬環境,形成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
為支撐山東省裝備制造業跨越式發展,對接地方產業布局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需求,定于8月2-3日在山東濟寧舉辦“2018中國機器人標準化·助推新舊動能轉換論壇”。
(原標題: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連創新高·檢測認證刻不容緩)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