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人才】大國工匠,一生為工作孜孜不倦。他們用工作獲得金錢,但他們從不為錢工作。他們們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一門職業,埋頭苦干,精益求精,視工作為修行,視品質如生命。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這就是工匠精神純粹的呈現。對他們來說,工匠精神是一生的修行。
董林: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技校生
如果不說,你永遠不會相信研發出航模發動機,打破國外壟斷的董林來自技校,而且只有初中文化。
如今46歲的的董林是輕型飛機設計師、航空發動機設計師,也是航模大王,他出口到全世界的航模發動機占60%的市場份額,每年能賣出幾萬臺發動機,銷售額達數億元,是航模發動機的大供應商。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16歲時讀的是技校,學的還是煙草專業。畢業之后,他去了卷煙廠當機修工,他一邊工作一邊研究,利用業余時間研制航模發動機。他自己做模具,從畫圖、計算、選材到制作模具、熔冶鋁合金、測試,全都是他自己動手。為了達到更高精度的加工效果,他花了自己全部的積蓄,從國外買來昂貴的數控機床。
終于,2006年,董林研制出了臺發動機,盡管性能一般,功率不大,但這是中國人自己研制出來的航模發動機,足以讓國內的航模發燒友們為之興奮,有發燒友甚至上門求購。
2007年,董林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門研制航模發動機。經過多年的研究,董林大幅提高了航模發動機的功率和性能,不僅得到了業界的認可,還成為了進入賽事的中國造發動機。航模協會綜合將其評定為僅次于美國、法國的世界第三個全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航模發動機品牌。
“如今,我們的航模發動機占領了60%的供應量,在世界航模市場上是領頭羊。”董林驕傲說道。
黃群:把工作當成興趣
黃群,洪都航空的一名鉗工,在這個崗位上干了二十年多年。他堅定、踏實、精益求精,把每一件工作都當成事業來做,一絲不茍、。
作為工具鉗工專家,黃群憑著一手過硬的“鏨子工夫”、“銼刀工夫”,制造過許多大型壓鑄模、殼體型板、高難度金屬鑄模及鍛造模。他手工厝成的梅花凸凹件套件,其配合公差只有0.01mm,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六分之一。且在任意旋轉配合后仍能達到不透水、不透光的工藝,讓人贊嘆不已,更展示了航空制造的匠人品質。
在飛機制造中,鉗工負責為零件做后一道手工精密加工,所以黃群需要每天要彎著腰,一站就是一整天,反復做銼修動作8000多次,但他樂在其中。用他的話來說,不管多么平凡的工作,都能從中找到樂趣,找到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地方。
工作之外,黃群將自身的工作知識和工作技巧相結合,制作成培訓教材,手把手教授新人技藝,讓洪都航空的新手鉗工工人都獲益匪淺。他一邊指導團隊解決問題,一邊分享經驗給身邊同事,讓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多年的累積之下,黃群以自身的手藝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先后獲得過十多個、省級榮譽,享受國務院津貼,不僅得到了國家的肯定,也在用自身的工匠精神筑夢中國制造2025。
(資料來源:大洋網、中國江西網)
(資料來源:大洋網、中國江西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