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機床人才】2018年6月15日,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組織了30余所學校的60余位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相關成員學校的校長、專業負責人等到重慶華中數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華中數控”)考察交流,并舉行了由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主辦、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校企工作委員會和重慶華中數控技術有限公司重慶市聯合承辦的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座談會。
6月15日上午,重慶華中數控總經理蔣榮良和副總經理田進宏接待了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考察團一行。蔣總首先帶領考察團成員參觀了重慶華中數控,詳細介紹了重慶華中數控核心業務板塊、公司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大數據等的產業布局與發展情況。

蔣總向考察團介紹重慶華中數控
田總為考察團成員一行分享了教育部(高職組)“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人社部“智能制造技術應用”兩個賽項所涵蓋與考核的知識點,呼吁職業院校培養的智能制造人才應掌握以上兩個賽項的知識點,真正做到智能制造人才的高質量輸出。
參觀完畢后,重慶華中數控與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成員單位就新時代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痛點以及對策進行了交流探討。重慶市職教學會副會長、重慶機械電子技工學校校長廖建主持本次座談會,并首先介紹了目前重慶中職院校專業開設現狀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情況。

廖校長介紹重慶中職院校專業開設現狀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情況
隨后,蔣總分享了華中數控與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情況。華中數控作為23家智能制造企業之一,有著獨特的校辦企業背景,對教育有著特別的情結。華中數控既通過工業促進教育,又通過教育發展工業。目前,華中數控在教育領域有以下三點工作:
大賽承辦
技能競賽把工業應用凝煉成大賽要求,是對人才培養成果的一種測驗。華中數控承辦的大賽包括行業賽、國賽和大賽,涉及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以及智能制造切削加工等。
專業建設
專業發展需要專業實訓平臺的硬件支持與高水平師資隊伍、教學資源等軟件支持。華中數控有專門對接職業院校的實訓平臺與師資培養、教學資源庫等。
技能鑒定
企業用人需要依據行業標準,持證上崗。華中數控深入開展了工業機器人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蔣總分享華中數控與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情況
接著,蔣總拋磚引玉,提出當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幾個問題:
一是企業和公辦院校合作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二是有些院校注重專業的硬件建設而忽略軟件配套問題;
三是新形勢下院校培養復合型人才需跨專業時的限制問題;
四是中職、高職和本科院校在培養新工科人才時的培養層次與培養目標如何滿足市場需求的定位問題。
蔣總分享完畢后,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成員就智能制造在相關職業院校專業建設中的重要性、智能制造如何融入學校建設,以及校企合作的探索與經驗進行了交流分享。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座談會現場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呂董事長就學校與企業的基本情況,以及開辦校中廠的成功案例進行了分享。
彭水職教中心趙校長提出了新興學校無區域優勢和強大的大工業基礎來發展智能制造專業的困惑。
重慶第二交通職業學校劉校長指出汽車專業開始引入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相關技術。
梁平職教中心譚校長發表了職業院校要辦好專業須有企業作為后盾的觀點,要將院校所在區域的產業和學校專業對接,注重師資培養。

開州職教中心姜校長點出,在校企合作上,企業要有經濟效益、學校要有育人效益、家長滿意是社會效益,同時提出了技術更新快導致學校設備更換的負擔問題。
重慶市工業技校杜校長分享了和華中數控的校企合作成功案例,在專業和企業對接,“雙師型”、“大師工作室”等師資培養對接,和實訓中心共建的對接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呼吁院校支持國產、壯大中國產業。
后,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李光旭對本次座談會進行了總結。李光旭副會長從已發布的國務院文件、教育部六部委文件乃至永川區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文件出發,指出目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趨勢性與國家對其的重視性,也特別強調了文件出臺后的關鍵是對其的落實。

李光旭副會長對座談會進行總結

李光旭副會長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意見與期許
關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李光旭副會長提出了幾點意見與期許:
一是要找到校企合作的合作點與融合點,從“讓無業者有業”到“讓有業者樂業”是教育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二是學校應具有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質化建設,把握好校企融合深度與涉及的專業;
三是讓育人計劃和產業需求計劃融合,需要政府主導、行業引導與校企雙主體參與;
四是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需由政府來進行規范;
五是教育者應該支持好的民族產業,要有民族自尊心與民族氣節。
(原標題: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座談會在重慶華中數控舉行)
(原標題: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座談會在重慶華中數控舉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