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科技動態】據英國《快報》等媒體報道,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干細胞中提取研發的“生物墨水”,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了世界上人工角膜。
據悉,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將一種角膜干細胞與海藻酸鹽和膠原蛋白混合在一起,從而創造出一種可打印的解決方案,即“生物墨水”。使用簡單、且成本很低的3D生物打印機,“生物墨水”成功地被擠壓成同心圓,從而形成人類角膜的形狀。更令人驚訝的是,整個角膜的打印過程甚至不到10分鐘,且其干細胞擁有繼續發育的功能。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技術可以通過掃描病人眼睛獲得數據,快速打印出大小和形狀合適的眼角膜人類,這意味著在未來可以確保無限量的角膜供應。當然,這種眼角膜用于移植可能還需假以時日。
目前世界上可供移植的眼角膜極其短缺,約有1000萬人需要手術來防治由于沙眼等疾病而導致的角膜盲;此外,由于燒傷、事故或疾病引起的角膜功能障礙,導致約500萬人完全失明。如果這項3D打印人類眼角膜技術能夠成功應用,無疑將成為大量失明者的福音。
值得注意的是,3D打印技術初是應用于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在去年8月,世界首臺3D人體打印機問世,它模擬身體組織和器官,使用生物墨水,讓3D打印的器官與人體更加融合,可以打印鼻子、嘴巴等各類可移植器官。
在我國,3D打印曾是火爆的風口,資本大量涌入,不過近兩年熱度漸漸消散。究其原因是在3D打印在被熱捧后并沒有找到適合的應用場景,此次3D打印在角膜上的重大突破可能給行業帶來積極的信號。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