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地區風采】麻城經濟開發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通過引導和幫助企業培養技師、技術能手、創新能手等能工巧匠,培植人才創新土壤,提升企業競爭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主持人余佳玉:“我手上拿的這個夾具是淬火機床核心的零部件,以前,這樣一個夾具完全依賴進口,一個就要2300歐元,而且很難買到。經過中達精密技師尉威一千多次的反復試驗,攻破了淬火夾具工藝瓶頸,替代了進口產品,而價格只有進口產品的五分之一。”
中達精密公司技師尉威:“這個以前都是靠進口,成本比較高,而且技術壟斷,我們就想到能不能自己國產化,降低他的成本呢。”
80后小伙尉威年紀不大,卻是公司的寶貝疙瘩。2016年獲得麻城市首屆技能大賽鉗工類,2017年被評為湖北省第三屆技師。為了打破國外對三爪夾具的技術壟斷,他和同事們開始技術攻關。
中達精密公司技師尉威:“我們這樣想,既然要國產化就一定要超越進口的。以前進口的是15個絲以內,我們就改到10個絲以內。”
一無設計圖紙,二無專家指導。為了縮小5個絲的精度差距,尉威技術團隊花了半年的時間反復試驗,用掉了40多個進口夾具。
中達精密公司技師尉威:“工差大一點我們就繼續重新做,重新磨。然后再組裝、再試驗。這樣一次次不停的,工差大的就淘汰一批,然后慢慢的改良。”
現在這款淬火夾具被命名為“尉威夾具”。核心零部件國產化不僅讓整臺淬火機床市場價格由原來的230多萬元一下子降到60多萬元,也讓中達精密的生產經營方式發生了變化。
主持人余佳玉:“以前這里只生產零部件,現在經過改良后,中達精密不僅僅實現了整機國產化,而且還將設備銷往全國各地。在這個變化的背后,是企業對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毛宜朝是公司的線切割加工班長,身為數控工和企業的創新能手,他不斷創新異形零件加工技術,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
中達精密創新能手毛宜朝:“在排樣、加工工藝方面有好大的創新。再一個從整體的編程技術方面都有現金的提升。就是根據自動化的配套設備方面及進行了調整,原來的精密度有些達不到,現在通過公司的一些培訓,在機床的引進上有些提高。”
注重創新、注重技術人才培養。目前,中達精密擁有工職稱以上的員工已占到了70%。
中達精密公司總工程師羅學照:“以尉威為代表的裝配這一塊,他是一個技術帶頭人。他能夠把整個設備的裝配的精度提高,把他的性能發揮到我們設計的原始狀態,在機械加工這一塊,我們每一個設備都有一個很過硬的師傅。”
目前,中達精密已擁有6項實用新型和2項發明。
中達精密公司總工程師羅學照:“我們對關鍵技術人員除了項目獎勵之外,我們還給他股份,2%到3%的股份,能夠參與分紅。”
湖北毅興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吳國民:“這邊設備確實做得不錯,而且各方面配件非常好,性能這方面也比較成熟。”
2017年,中達精密被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而在麻城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就達到了24家。
麻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經濟發展部部長梅忠陽:“一年下來大概為園區企業招聘招引人才700多人。我們積極支持和協助企業申報發明和實用新型,通過申報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有力推動園區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技改能力。”
(原標題:麻城經濟開發區:實施人才強區戰略 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