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商務網欄目 科技動態】鑄造是裝備制造業重要的基礎成形技術,航空發動機、航天器結構件、汽車缸體缸蓋等鑄件是裝備重要組成,高質量復雜鑄件制造水平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在國家973計劃、04重大專項等支持下,針對傳統鑄造存在復雜高質鑄件形性控制難、工序多效率低且缺乏柔性、資源能源消耗大等問題,機械科學研究總院與中國一拖等多家單位聯手共同推進“復雜鑄件無模復合成形制造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的研發。
“復雜鑄件無模復合成形制造關鍵技術與裝備”是一種復雜鑄件無模復合成形制造方法,改變傳統模具翻砂造型,大幅度縮短流程,制造出高品質鑄件,提高復雜鑄件制造精度,推動鑄造技術發展。經10年創新研究和上萬小時成形試驗,項目組發明了砂型/芯柔性擠壓及切削/打印一體化復合成形工藝方法、復合鑄型及型砂材料配方、砂型柔性擠壓成形機、無模鑄造精密成形機、砂型/芯與鑄件在線檢測系統等7類15種關鍵裝備及控制軟件系統,創建了數字化無模鑄造島,建成了年產60萬臺發動機缸蓋數字化鑄造車間;突破了高質量復雜鑄件鑄型一體化設計、成形過程自適應性、多工藝工序匹配的無模成形裝備等三大技術難題;實現了鑄鋼/鐵、鋁/鎂/鈦合金等鑄件的高質量制造。與傳統鑄造比,時間縮短50%~80%,成本降低30%~50%,精度提高2~3個等級,減重10%~20%。
中國一拖副總工程師李軍鋒在項目中,將設備和技術成果應用到輪式拖拉機、履帶拖拉機和柴油機等新產品的開發制造,將在使用過程中的經驗反饋給開發人員,從而使設備進一步優化和穩定。通過向國內外推廣快速成型技術,使這項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取得了更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該項目在航天科技八院、中國一拖等150多家推廣應用,在北京、廣西等建立了13個應用示范基地;生產、銷售設備106臺套,并出口西班牙,實現發動機缸體缸蓋、航空發動機機匣等3000余種復雜鑄件制造。近三年新增銷售22.8億元、利潤2.15億元,對促進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汽車等產業發展,維護國防安全,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原標題:復雜鑄件無模復合成形制造關鍵技術與裝備)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