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4.0背景下我國機床行業如何發展?
“今年上半年,在市場需求持續疲弱的影響下,機床工具行業運行呈明顯的慣性下滑趨勢,行業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下滑,并且虧損面不斷擴大。”中國機床工具協會常務副理事兼秘書長陳惠仁說,“我國機床行業大的軟肋,就是產業結構長期處于中低端,遲遲邁不上中。”
筆者認為,在工業4.0時代,我國機床行業對待互聯網正確的態度應該是主動融合,將工業4.0的互聯網思維和機床制造聯合起來。互聯網思維、大數據等本質是提供了更先進的工具,使企業的生產效率更高,和用戶的交流更密切,信息獲取更方便,是實現傳統產業升級的一種重要有效手段。這也意味著,對于機床工具行業這樣一個生產裝備的產業而言,互聯網只能是發展的工具、手段,不能是主體,主體只能是制造本身,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對于機床企業來說,企業自身也要加強技術創新,用技術創新一系列產品、模式和液態的創新。同時,企業在工業領域內要進行若干轉型,比如從大規模生產向個性化定制的轉型,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型等。再加上目前,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層高度關注振興裝備制造業工作,“十一五”規劃已將振興裝備制造業作為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內容,機床則成為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重點之一。
相信在國家的支持和工業4.0的背景下,我國制造業就算沒有德國在傳統工業領域的雄厚基礎,也缺乏如美國般世界信息技術發展的先進技術。我國的機床行業在未來也能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