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50多年的發展,我們公司已成為以軋輥磨床和無心磨床為主導,鍛壓設備和導軌磨床、外圓磨床為輔的綜合性機床制造企業。企業員工有1200多人,每年產值達3到4億。
在2014年,我們也看到整個機床制造業處于一種需求嚴重不足的狀況。我們企業于是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來使市場占有率不受行業需求下滑的影響。
公司通過在技術研發、質量保證、優化服務方面做了許多努力,特別是和市場面對面的交流接觸后,我們不斷開發出適應客戶需求的產品,使我們的市場份額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一定提高。這就是我們公司的一些狀況。
JC35記者:謝謝付總為我們做的介紹。通過講述,我們了解到險峰機床是一家在不斷創新、進取的老企業。眾所周知,機器換人,已經成為行業的趨勢。那么險峰機床在工業4.0、機器換人時代到來,又有作哪些準備呢?

在過去,我們產品完全由人力成本來保證,規模化地去制造。原先國內生產無心磨床系列的也只有我們一家。隨著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我們的競爭對手開始增多,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市場沖擊。為了保住在無心磨床領域的市場份額,我們采取了相應的應變措施。一個是把原先普通的無心磨床產品升級到數控化設計制造。另一個比較大的改進,就是從提供單機到整體解決方案。在國家推出工業4.0發展規劃后,對我們智能制造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我們還停留在低端產品,那么產品的價值和利潤將進一步壓縮,競爭壓力更持續升級。
作為行業的引導者,我們認為改革創新責無旁貸。不單是著眼于單機數控化的配置,還應在用戶整個生產線,多臺數控設備的聯線控制方案上有所改進,將加工的整體解決方案呈現給用戶。例如這次參展的氣門桿無心磨床,從車削、銑削到端面磨削、外圓表面磨削、包括檢測、探傷,整個加工過程都已實現整體自動化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著挑戰,過去企業對人才儲備方面有所忽視,只考慮如何提高磨削效率、提高精度為主。隨著自動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自動化專業人才儲備頓顯不足?,F在我們采取的應對措施是通過和我們的市場合作伙伴、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進行產學研對接。通過廣泛合作,吸納人才,實現產業長期持續進步。
JC35記者:好的。謝謝付總接受我們的專訪。預祝貴陽險峰機床此次參展成功,也預祝企業發展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