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1月19—22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經信委、商務廳、科技廳、浙江省各市人民政府,義烏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共同承辦的“2014中國義烏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義烏裝博會”)將在浙江省義烏博覽中心隆重舉辦。
秉承展示國內外裝備制造業先進技術和產品,引進先進裝備和技術,促進國內裝備制造技術推廣和應用,打造裝備交易平臺的宗旨,本屆義烏裝博會將展示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新成果、新趨勢,通過貿易洽談、項目簽約、會議論壇等不同形式,加強與國內外裝備制造企業的交流合作,擴大裝備產品交易,吸引裝備落戶,為業界打造一場的裝備展會盛宴。
市場需求強勁 裝備博覽會應運而生
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建立起強大的裝備制造業,是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實現工業化的根本保證。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裝備制造業的鼎力支撐。作為中國經濟的命脈之地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浙江省及其周邊地區對機械裝備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正躋身中國大的機械裝備采購和使用地行列。當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成為企業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它們對裝備升級改造需求便日趨強烈。
地方政府的強力支持給企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心劑。近年來,浙江省不斷加快由傳統裝備制造向現代裝備制造、由裝備制造大省向裝備制造強省的轉變,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進“四換三名”(即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和電商換市,以及名企、名品和名家)工程。以“機器換人”現代化技改行動計劃為例,浙江全省3.6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計劃在5年內全面完成“機器換人”的現代化技術改造,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億元。
面對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強勁市場需求,浙江省政府與機電商會傾力合作,打造了“義烏裝博會”這一全新的產銷對接、合作發展專業展會平臺。
貿易物流成熟 采購商匯聚義烏
發展裝備貿易,不僅是浙江及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要求,也是義烏經濟轉型的內在需要。擺脫低端產品,向價值鏈上游延伸發展,是義烏乃至浙江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和必經之路。幾十年間,義烏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留下了“規模大小商品交易市場”的名聲;如今,義烏不僅已成為浙江省貿易發達的城市,而且已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外貿窗口之一:擁有3000余家常駐外資代表機構,超過1.3萬名境外常駐客商,每年超過44.5萬人次的流動采購商。近年來,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有越來越多的來自東南亞和印度的客戶傾向于采購生產設備,很多小商品采購商已逐漸轉變為機械裝備采購商,龐大的采購商群體構成了裝備制造業的潛在客戶。
義烏作為中國會展名城,每年成功舉辦各類會展活動140個以上,相關配套的海關、商檢、物流、金融、保險、賓館、餐飲、旅游、出入境等配套體系高度發達。獨特的市場優勢、龐大的采購商群體、的展覽場館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為義烏會展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這些都為首屆義烏裝博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構建貿易平臺 首屆裝博會成效顯著
旺盛的裝備市場需求和成熟的貿易物流設施,為裝博會綻放精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經過主辦方和承辦方的共同努力,首屆義烏裝博會于2013年11月如期舉辦,成果頗豐。共有804家參展商悉數亮相,其中參展商93家。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國國機集團、三一重工、徐工集團、特變電工、東方電氣、BDI、SMC、美國阿德萬斯等一大批國內外企業相聚義烏,為與會者帶來了的技術與產品,吸引了大批的采購商及觀眾到場。
據主辦方統計,由于裝備和論壇匯集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在首屆裝博會期間,義烏迎來了近4年來市區酒店客滿,共吸引38398名境內外客商參會;實現現場銷售成交額3.65億元;浙江省內11市和八大裝備高新區共引進裝備制造項目35個,簽約額210億元。這一串驕人的數字表明,首屆裝博會得到了業內外專業人士的高度認可,而義烏作為“裝備貿易重鎮”的新名片也令世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