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日本也是精密模具的生產強國,但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在都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日本模具的生產以及使用量正在逐漸減少,模具行業的市場也在不斷縮小。模具專家羅百輝表示,其原因主要在于日本模具行業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在國內只生產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產品,而把技術含量不高的模具生產轉向了人力成本低的地方,日本這種加快向國外轉移產業的趨勢,致使日本模具行業市場規模逐漸衰退。

日本模具產業要想走出迷霧,更好更快的發展,就必須不斷加強努力,以便未來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據悉,日本正在加緊研發高精度長壽命模具,增加使用模具成型工件的次數,增加模具的使用壽命。如果能夠使模具經得住更長時間的使用,便可減少修補及更換費用等運行成本。這樣就能夠降低加工所耗費的總成本(以下簡稱加工成本),向日本客戶提供不亞于中國廠商的成本競爭力。
為了降低成本保住利潤,日本模具業目前紛紛將低端模具外移,只保留模具產品。針對這種現象,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認為,這種低端模具外移的產業模式不僅可以解決日本模具高成本壓力,也可以開拓海外模具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日本模具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
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市場的萎縮,使世界的各國的模具產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模具產業的利潤紛紛下降。
日本的模具產業為保住利潤,重新進行了產業布局。現在日本壓鑄模具業正逐漸將技術含量不高的模具轉向人力成本低的地區生產,如印度、泰國、緬甸等國,而日本國內只生產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日本加快向國外轉移技術低、成本高的模具企業,使日本國內低端模具減少,而其國內的高精尖模具產業附加值非常高,所以日本國內的模具產業利潤并未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