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重工在山東裝備制造業開始強勢崛起
2009年12月09日 11:51來源:>>進入該公司展臺點擊:621
肩負振興山東裝備制造業重任的山東重工,在成立半年之后,終于借產品展示大會,讓旗下的眾多品牌來了一次集體亮相。12月6日,山東重工集團產品展示會在省城濟南高調拉開大幕,品種繁多的產品涵蓋了動力系統和重卡、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等裝備制造領域,說是一次行業盛會并不為過。
“山東重工的重組成立,標志著山東裝備制造業開始強勢崛起,三到五年后,我們將進入千億元級的重工集團俱樂部。”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譚旭光滿懷信心地說。
突襲而來的金融風暴,讓眾多企業陷入困境,甚至連一些世界公司也難逃破產倒閉的命運。然而,山東重工卻在嚴冬中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預計全年營收超600億元,同比增10%;利潤50億元,勁增40%。
組建僅半年的山東重工何以能逆勢突破?
“山東重工的重組成立是省委、省政府的順勢而為,既順應當前國家裝備制造產業結構調整的大勢,符合我省汽車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要求,又是濰柴、山工、山汽三方企業發展的內在迫切需要。”譚旭光說,“從目前企業運行的情況看,我們可以自豪地講,山東重工的重組是成功的。”
今年以來,山東為應對金融危機、優化調整經濟結構,連續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優化重組資源、促進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即是其中之一。作為工業大省,山東工業增加值已躍居全國*,但被稱為工業脊梁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仍主要依靠規模擴張,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品技術含量較低,行業粗放型發展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6月18日,由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國有企業組建的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實際上,這無疑是為包括濰柴在內的三家企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在一家企業的發展歷程中,這樣的機遇是不容錯過的。”濰柴譚旭光,以一個在業界打拼多年、擅長產品運營與資本運營的企業家的眼光,這樣評價山東重工的重組成立。
事實上,濰柴能從十年前一個瀕臨破產、在業內無足輕重的內燃機生產企業,發展成為今天的行業,其根源正在于敏銳地抓住了每一次稍縱即逝的機遇,借勢實現跨越發展。“自1998年公司啟動體制改革開始,過去11年來,濰柴幾乎遭遇到國企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盡管過程痛苦,但今日的成功正在于抓住了一個*的改革時機。”譚旭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起濰柴走過的改革之路,感慨萬千。
在今天競爭日益激烈的化市場,行業洗牌隨時可能襲來,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獨善其身。主動參與競爭合作,搶占發展先機,謀劃合縱連橫,成為事關企業未來發展命運的“必修課”。
“山東重工承擔著實現我省裝備制造工業做強做大的歷史使命,要樹立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在更高層次上參與競爭,打造山東裝備制造業新品牌。對此我們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
譚旭光說,“省里確定,山東重工在三到五年內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進軍世界500強,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裝備制造集團。”
目前,圍繞這一目標,山東重工所屬各個板塊協同邁進,制定了具體的發展規劃:以發動機為核心,構建車用、船舶、發電設備等多元化市場的動力總成系統競爭力;以商用汽車為核心的整車系統;以山推股份推土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為核心,實現多元化跨越式發展,打造工程機械企業;全面整合汽車零部件業務,形成集團內產品布局合理、系統集成度高的汽車零部件平臺,力求打造成為我國zui大的零部件企業之一。
集團規模與實力的壯大,為開拓后市場業務贏得政策支持、提升盈利空間創造了有利條件。組建財務公司、融資租賃公司,開展協同服務與再制造業務,將成為山東重工集團今后發展的核心業務。據譚旭光介紹,化企業的后市場業務可貢獻25%-30%的收益,這將成為集團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與國內同業相比,山東重工擁有的產業結構幾乎是zui完備的,已經具有成長為中國實力的重工集團的條件。即使與裝備制造業集團相比,山東重工的業務結構也較為全面,符合化產業發展趨勢,具有躋身*重工集團的潛力。
在這次產品展示會上,來自法國博杜安公司的一款艇用發動機產品格外引人關注。今年初,濰柴以300萬歐元成功并購法國博杜安動力公司,*了濰柴16升及以上大功率發動機生產研發技術空白,公司產品系列化更趨完善,這也被視作集團邁向化的“一小步”。
但對“走出去”,譚旭光有著自己清醒的認識。他說,此次金融危機顯然給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中國的企業,提供了一次進軍海外,尋求發展壯大的良好時機。但在看到機遇的同時,我們更應意識到潛在的風險。對濰柴而言,化經營人才的相對匱乏即成為一塊短板。
不過,目前這一短板正在補長。11月,由山東重工集團總江奎帶隊專程赴美國延攬人才,在加盟的47名人才中不乏擁有世界500強工作經歷的行業專家,由此為企業注入了化的新鮮血液。
“山東重工的重組成立,標志著山東裝備制造業開始強勢崛起,三到五年后,我們將進入千億元級的重工集團俱樂部。”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譚旭光滿懷信心地說。
突襲而來的金融風暴,讓眾多企業陷入困境,甚至連一些世界公司也難逃破產倒閉的命運。然而,山東重工卻在嚴冬中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預計全年營收超600億元,同比增10%;利潤50億元,勁增40%。
組建僅半年的山東重工何以能逆勢突破?
“山東重工的重組成立是省委、省政府的順勢而為,既順應當前國家裝備制造產業結構調整的大勢,符合我省汽車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要求,又是濰柴、山工、山汽三方企業發展的內在迫切需要。”譚旭光說,“從目前企業運行的情況看,我們可以自豪地講,山東重工的重組是成功的。”
今年以來,山東為應對金融危機、優化調整經濟結構,連續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優化重組資源、促進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即是其中之一。作為工業大省,山東工業增加值已躍居全國*,但被稱為工業脊梁的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仍主要依靠規模擴張,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品技術含量較低,行業粗放型發展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6月18日,由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國有企業組建的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實際上,這無疑是為包括濰柴在內的三家企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在一家企業的發展歷程中,這樣的機遇是不容錯過的。”濰柴譚旭光,以一個在業界打拼多年、擅長產品運營與資本運營的企業家的眼光,這樣評價山東重工的重組成立。
事實上,濰柴能從十年前一個瀕臨破產、在業內無足輕重的內燃機生產企業,發展成為今天的行業,其根源正在于敏銳地抓住了每一次稍縱即逝的機遇,借勢實現跨越發展。“自1998年公司啟動體制改革開始,過去11年來,濰柴幾乎遭遇到國企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盡管過程痛苦,但今日的成功正在于抓住了一個*的改革時機。”譚旭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起濰柴走過的改革之路,感慨萬千。
在今天競爭日益激烈的化市場,行業洗牌隨時可能襲來,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獨善其身。主動參與競爭合作,搶占發展先機,謀劃合縱連橫,成為事關企業未來發展命運的“必修課”。
“山東重工承擔著實現我省裝備制造工業做強做大的歷史使命,要樹立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在更高層次上參與競爭,打造山東裝備制造業新品牌。對此我們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
譚旭光說,“省里確定,山東重工在三到五年內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進軍世界500強,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裝備制造集團。”
目前,圍繞這一目標,山東重工所屬各個板塊協同邁進,制定了具體的發展規劃:以發動機為核心,構建車用、船舶、發電設備等多元化市場的動力總成系統競爭力;以商用汽車為核心的整車系統;以山推股份推土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為核心,實現多元化跨越式發展,打造工程機械企業;全面整合汽車零部件業務,形成集團內產品布局合理、系統集成度高的汽車零部件平臺,力求打造成為我國zui大的零部件企業之一。
集團規模與實力的壯大,為開拓后市場業務贏得政策支持、提升盈利空間創造了有利條件。組建財務公司、融資租賃公司,開展協同服務與再制造業務,將成為山東重工集團今后發展的核心業務。據譚旭光介紹,化企業的后市場業務可貢獻25%-30%的收益,這將成為集團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與國內同業相比,山東重工擁有的產業結構幾乎是zui完備的,已經具有成長為中國實力的重工集團的條件。即使與裝備制造業集團相比,山東重工的業務結構也較為全面,符合化產業發展趨勢,具有躋身*重工集團的潛力。
在這次產品展示會上,來自法國博杜安公司的一款艇用發動機產品格外引人關注。今年初,濰柴以300萬歐元成功并購法國博杜安動力公司,*了濰柴16升及以上大功率發動機生產研發技術空白,公司產品系列化更趨完善,這也被視作集團邁向化的“一小步”。
但對“走出去”,譚旭光有著自己清醒的認識。他說,此次金融危機顯然給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中國的企業,提供了一次進軍海外,尋求發展壯大的良好時機。但在看到機遇的同時,我們更應意識到潛在的風險。對濰柴而言,化經營人才的相對匱乏即成為一塊短板。
不過,目前這一短板正在補長。11月,由山東重工集團總江奎帶隊專程赴美國延攬人才,在加盟的47名人才中不乏擁有世界500強工作經歷的行業專家,由此為企業注入了化的新鮮血液。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www.hzzhongling.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