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輪殼包括殼體、支承板、螺栓,在殼體兩側開有螺孔,在支承板上開有螺栓孔,飛輪殼的螺孔設計是為了能夠給螺栓連接。一般是安裝于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外接曲軸箱、起動機、油底殼,內置飛輪總成,起到連接機體、防護和載體的作用。為了確保螺孔以及飛輪殼能夠與其他零件*配合,需要將鑄鐵鑄造后的飛輪殼毛坯件進行切割處理,清理上面的不規則冒口。目前國內工廠基本上都是由工人來加工的,由于螺孔、殼體結構小,工人切割需要多次重復操作,整體的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對螺孔的大小不易把控,易造成失誤,需要反復修正調整,浪費時間,這種加工方式很難適應現在的工業需求。
為了改善現階段各工廠的加工難點問題,大連譽洋工業智能有限公司研發新型智能技術,通過不斷的設計、仿真模擬實驗和真機操作,已經成功研發了一款智能切割設備CS55,該設備能夠實現替代多個工人自動切割飛輪殼等鑄件冒口毛刺,節省成本,同時將速度、效率和質量達到新的高度,實現機器換人的*限。
CS55采用了兩大*技術,一是離線編程技術,通過提前對設備輸入飛輪殼等鑄件加工路徑的程序,就可直接對新的工件加工,減少設備暫停和重啟中的損耗;二是智能控制技術,可以智能分析整合整個加工過程,通過光學測控系統反饋被加工件數據,系統智能分析引導設備運行路徑糾偏與修正,同時監控整個設備主要部件的運行情況,預判設備故障,保護機床防止重要部件過載,還能智能生產管理,反饋、監督整個生產過程(加工件數、加工時間、待機時間、停機原因分析等)
除了強大的技術作為設備的軟件優勢,公司將設備的硬件配置也發揮到zui大:
1.采用了與歐洲*同類設備選用的主軸*,47KW大功率主軸爆發驚人切割速度,抗負載能力強,同時還可實現180°自由旋轉,靈活處理夾角、死角、曲面等高難度工藝結構。
2.雙工位轉臺的設計可提高加工效率,由本公司自行研發設計的托盤更換裝置獲得國家發明,回轉時間短(180度旋轉只需2秒)并可在設備運轉時快速、安全的完成工件裝載/卸載,減少了設備空轉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此外,這種結構靈活性高,準備時間短,更換夾具只需要更換整個托盤。核心部件由德國企業提供。
3.通過縝密有限元計算與分析,結構設計嚴謹;選用優質合金,有效的吸收設備運行產生的振動;選用航空級別精加工中心,加工設備重要組件,使關鍵安裝面公差與形位公差達到zui苛刻標準;選用大慣量伺服電機,保障慣量匹配*化等合理的配置和設計,使得設備的剛性強,可以減少加工中設備的振動,從而減小對效率的影響。
4.設備選用高Dn值絲杠,高剛性導軌,高性能聯軸器均選用德國*,可以使設備的進給速度達到8m/分的極速。
5.針對高強度材質的鑄件,設備采用進口金剛石*,可以減少對*的損耗。
CS55是一款*通用型設備,適用于多個領域,汽車活塞、曲軸、渦輪殼、輪轂等鑄件;潔具、廚具、五金掛件等;手機電腦外殼;飛機、輪船、高鐵等小型鑄件;玻璃、陶瓷、木材、石材等加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