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主要規格與參數:
1、 機床占地面積及重量
機床規格 | 長(mm) | 寬(mm) | 高(mm) |
φ500×2000 | 5850 | 2280 | 2100 |
2、 主要規格參數(單位:mm)
可磨外圓直徑 | 用中心架 | 200 | |
最小 | 25 | ||
不用中心架 | 500 | ||
最小 | 25 | ||
中心高 | 270 | ||
頭架頂孔 | 莫氏6# | ||
尾架頂孔 | 莫氏6# | ||
距 | 2000 | ||
磨削長度 | 2000 | ||
用尾架上修整器修整砂輪時磨削長度 | 1500 | ||
工件重量(Kg) | 1000 |
3、 一般性能
尾架移動量(mm) | 70 | 砂輪架自動切入進給 | 無 |
砂輪架自動周期進給 | 有 | 砂輪修整自動補償 | 無 |
4、 主要部件特征
4.1. 頭架
主軸回轉可能性 | 不能 |
體座回轉角度 | 不能 |
撥盤轉速r/min | 12~120 |
4.2. 工作臺(單位:mm)
工作臺回轉角度 | 順時針 | 逆時針 |
20 | 30 | |
液壓傳動速度m/min | 3 | |
最小 | 0.1 | |
縱向移動量 | 2000 | |
手輪一轉移動量 | 5 |
4.3. 砂輪架(單位:mm)
絲桿上移動量 | 250 | |
快速進退量 | 100 | |
主軸轉速(r/min) | 870 | |
砂輪線速度m/s | 35 | |
進給手輪一轉移動量 | 粗 | 4 |
細 | 0.5 | |
進給手一格移動量 | 粗 | 0.02 |
細 | 0.0025 | |
最小周期進給量 | 粗 | 0.02 |
細 | 0.0025 | |
砂輪直徑 | 750 | |
最小 | 550 | |
砂輪架體殼在中座上的調節量 | 向前 | 砂輪架后部與中座后部距離200 |
向后 | 砂輪架后部與中座后部距離100 |
4.4. 液壓系統
油泵型號 | GPA2-16-E-20-R |
主系統調整壓力(Mpa) | 1~1.2 |
輔助系統調整壓力(Mpa) | 0.5~0.7 |
潤滑系統調整壓力(Mpa) | 0.4~0.6 |
4.5. 冷卻系統
l 冷卻液流量:50L/min
4.6. 電氣系統
l 砂輪架電機功率:7.5KW
l 頭架電機功率:4KW
4.7. 設備顏色
l 綠色或由用戶
二、 附件及工具
1、 隨機附件
序號 | 名稱 | 件號或標記 | 規格 | 數量 | 備注 |
1 | 電箱 | 1套 | |||
2 | 沉淀式冷卻液箱 | 50L/min | 1套 | 接YSB-50GC冷卻泵 | |
3 | 動靜壓油箱 | 1套 | |||
4 | 液壓站 | 1套 | |||
5 | 機床墊鐵 | SG1825A-85-001 | 18套 | ||
6 | 開式中心架 | HJX45-270 | φ25~φ200 | 1套 | |
7 | 砂輪外圓修整器 | HJX38-270 | 1套 | 不附金剛筆 | |
8 | 砂輪壓緊法蘭 | HJX37-100 | 1套 | ||
9 | 卡箍夾頭 | M1350×20-85-001 | φ150~φ200 | 1套 | |
M1350×20-85-002 | φ75~φ150 | 1套 | |||
10 | 測量橋板 | M1350×20-85-104 | 1件 | ||
11 | 撥頭 | HS79-1 | M115×2 | 1套 | |
12 | 吊桿 | HS79-2 | 480 | 1套 | |
13 | S77-7 | 莫氏6# | 2套 | ||
14 | 扳手 | HS92-9 | 75 | 1件 | |
15 | 平衡軸 | HS79-3 | φ100 | 1套 | 連螺母墊圈 |
16 | 砂輪 | A60KV35 | P750×75×305 | 1件 |
2、 特殊訂貨附件
名稱 | 件號或標記 | 規格 | 數量 | 備注 |
砂輪平衡架 | HJX85-03 | 1套 | ||
磁性分離器裝置 | M1350×20-77 | 50l/min | 1套 |
三、 質量標準
1、 執行GB/T4685-2007《外圓磨床精度檢驗》的標準規定。
2、 工作精度
序號 | 檢驗示圖 | 檢驗項目 | 允差(mm) |
M1 | 以我廠試磨件為準 | 磨削安裝在兩間的圓柱形試件,檢驗試件的: a) 圓度; b) 直徑一致性 | a):0.005 b):0.01 |
工作磨削表面粗糙度為:Ra 0.32 |
一、 機床主要用途及結構特點介紹
1、 機床主要用途
1.1. M1350型外圓磨床適用于磨削于IT6~IT7級精度的圓柱或圓錐形回轉體的外圓表面,用于單件小批量生產的場合。
1.2. 本機床整體結構采用T型布局,主要部件結構包括:頭架、尾架、砂輪架、工作臺、橫進給機構。
1.3. 機床工作臺的縱向移動可由液壓無級變速傳動,也可用手輪傳動;砂輪架橫向進給可由液壓作微量自動周期進給和快速進退,也可用手輪實現粗、細兩種進給。
1.4. 工件、砂輪、油泵和冷卻泵分別以單獨的電機驅動。
2、 頭架
2.1. 頭架呈箱形結構,由螺栓固定在工作臺上,頭架一般應在工作臺左端位置,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轉動六角頭,通過齒輪齒條,使頭架沿工作臺縱向移動至所需的位置。
2.2. 頭架主軸前部的錐孔和臺肩,可分別安裝莫氏6號。位于體殼頂部的變頻電機,可通過變頻器改變電機轉速從而使頭架主軸獲得12~120rpm的轉速。因此可以在磨削工件時,選擇適當的主軸轉速。當工件較小時,應選用較高的主軸轉速;當工件較大、較重時,應選用較低的轉速,這樣可以獲得較好的機床磨削精度。
3、 尾架
3.1. 尾架由螺栓將其堅固在工作臺上,在磨削不同長度的工件時,可轉動六角頭,通過齒輪齒條,使尾架沿工作臺縱向移動至所需的位置。
3.2. 轉動手輪,通過絲桿,可使套筒在體殼內前后移動,套筒前部的錐孔中配以莫氏6號。當套筒后退,絲桿可使從錐孔中脫出,絲桿后部由一組碟形彈簧,用于補償磨削工件的熱膨脹。
3.3. 尾架左側有修整器,修整砂輪時,根據需要,可將修整器前后移動,用該修整器修整砂輪時,可不卸下工件,便于操作,但是當工件長度較長或工件直徑較大等特殊情況時,仍應使用安裝在工作臺上的修整器。
4、 砂輪架
4.1. 砂輪架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其內部采用動靜瓦結構,軸瓦分軸向與徑向支持結構,當外部靜壓潤滑壓力油打入將主軸浮起,電動機通過多楔帶及帶輪帶動主軸旋轉產生動壓剛性油膜,從而支撐主軸旋轉。
4.2. 砂輪架導軌采用靜壓潤滑,潤滑油穩定器裝在砂輪架的后部,導軌上的各油腔內的潤滑油壓力可分別調節,使砂輪架各點起浮量保持一致。
5、 工作臺
5.1. 工作臺由上工作臺和下工作臺組成,借助定位柱和兩端壓板定位堅固。當上工作臺需要回轉一角度時,上工作臺轉過的角度值由刻度標尺讀出。微量調節時,可使用百分表裝置。
5.2. 下工作臺導軌面上,設有壓力潤滑油腔,工作時,壓力油經潤滑油穩定器進入油腔,使工作臺微量起浮,潤滑導軌。潤滑油穩定器位于下工作臺的兩端,可分別調節各油腔的進油壓力,使工作臺在全長上的起浮量保持一致。
5.3. 下工作臺的下部裝有液壓筒和齒條,分別用于工作臺的液壓傳動和手搖傳動
6、 橫進給機構
6.1. 砂輪架橫進給機構位于床身正面。轉動手輪,通過齒輪將運動傳遞給砂輪架下部的絲桿螺母,使砂輪架作橫向進給。進給量大小有粗細兩檔,當拉桿推進時,手輪一轉砂輪架移動4mm;當拉桿拉出時,手輪一轉砂輪架移動0.5mm。
6.2. 進給時,刻度盤隨手輪轉動。但當拉出旋鈕時,可任意調整刻度盤與手輪的相對位置。這種調整具有如下兩種作用。
l 工件的尺寸控制。
l 補償砂輪磨損、砂輪修整所引起的工件尺寸增大。
6.3. 該機構有自動周期進給。當工作臺換向時,壓力油進入活塞右面的油腔,推動活塞向左,帶動棘爪、棘輪及雙聯齒輪,使砂輪架進給。進給結束后,活塞在彈簧力的作用下,退回原位,并準備第二次進給,自動周期進給有工作臺左面換向進給,右換向進給及左、右換向雙進給三種方式。其進給量的大小可旋轉齒輪上的手把,調整遮板的位置,可改變棘爪撐動棘輪和牙數,便可獲得不同的周期進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