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安裝
工藝分析
本項目污水水質CODCr≤350mg/l,BOD5≤150mg/l,結合該項目特征,使用生物膜法處理工藝,擬用A/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為主體的生化處理方法。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安裝
該項目工程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機物含量較高,特別是有機氮,在生物降解有機物時,有機氮會以氨氮形式表現出來,氨氮也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標,因此污水處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即生化池需分為*池和O級池兩部分。
生活污水通過格柵攔污進入調節池,設置調節池的目的主要是調節污水的水量和水質。調節池內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化池,進行生化處理。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O級生化池的有機負荷,以利于硝化作用進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
經過*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和較高的氮氨存在,為使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的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特設置O級生化池。
*池出水自流進入O級池,O級生化池的處理依靠自養型細菌完成,它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NO2-N、NO3-N。
O級池出水一部分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池進行內循環,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在*和O級生化池中均安裝有填料,整個生化處理過程依賴于附著在填料上的多種微生物來完成。
在*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2.0mg/l以上,氣水比12:1;O級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進入*池,回流比為100%-200%;一部分流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固液分離后的出水進入消毒出水池。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由氣提裝置提升至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內濃縮后的污泥采用糞車外運作農肥處理。
污泥負荷
厭氧反應器啟動:
1接種污泥:
有顆粒污泥時,接種污泥數量大小10-15%.當沒有現成的污泥時,應用多的是污水處理廠污泥池的消化污泥.稠的消化污泥有利于顆粒污泥形成。沒有消化污泥和顆粒污泥時,化糞池污泥、新鮮牛糞、豬糞及其它家畜糞便都可利用作菌種,也可用敗污泥和魚塘底泥作接種污泥,但啟動周期較長。
沒有顆粒污泥時,污泥接種濃度至少不低10Kg˙VSS/m3反應器容積,但接種污泥填充量不大于反應器容積60%。污泥接種中應防止無機污泥、砂以及不可消化的其它物進入厭氧反應器內
當一個厭氧反應器需要進行生物啟動時,如果需要處理的有機負荷小于該反應器大的處理負荷時,可以按照需處理的有機物總量核算出相應的厭氧污泥接種量,而沒有必要滿量接種,從而降低厭氧污泥的采購成本。
2接種污泥啟動:啟動分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起始階段——反應池負荷從0.5-1.0kgCOD/m3d或污泥負荷0.05-0.1kgCOD/kgVSS˙d開始。進入厭氧池消化降解廢水的混合液濃度不大于COD5000mg/L,并按要求控制進水,低的COD負荷為1000mg/L。進液濃度不符合應進行稀釋。
進液時不要刻意嚴格控制所有工藝參數,但應特別注意乙酸濃度,應保持在1000mg/L以下。進液采用間斷沖擊形式,即每3~4小時一次,每次5-10min,之后逐步減斷間隔時間至1小時,每次進液時間逐步增長20~30min。起始階段,進水間隔時間過長時,則應每隔1小時開動泵對污泥攪拌一次,每次3~5min。
2、啟動第二階段——當反應器容積負荷上升到2-5kgCOD/m3d時,這一階段洗出污泥量增大,顆粒污泥開始產生。一般講,從第段到第二段要40d時間,此時容積負荷大約為設計負荷的50%。
3、啟動的第三階段——從容積負荷50%上升到,采用逐步增加進料數量和縮短進料間斷時間來實現。衡量能否獲進料量和縮短進料時間的化驗指標定控制發揮性脂肪酸VFA不大于500mg/L,當VFA超過500-1000mg/L,厭氧反應器呈現酸化狀態,超過1000mg/L則表明已經酸化,需立即采取措施停止進料,進行菌種馴化。一般來講第二段到第三段也需30-40d時間。
小宇環保設備適用于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高速公路的服務區,風力發電廠生活污水,景區生活污水、社區污水、別墅、工廠、賓館、療養院、學校、變電站、光伏發電場、水利建設項目等),醫院污水(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口腔牙科醫院、兒童醫院、民營醫院污、鄉鎮醫院、社區醫院、寵物醫院、專科醫院、皮膚病醫院等)的處理。本產品由Yang2020.10.12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