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供熱也在國家相關政策、供熱側與用戶需求等因素的刺激下被人們所關注。國家相繼出臺各種方針政策,力圖將各種供熱源進行優化配置,努力實現供暖期的供需平衡,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少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滿足城鄉居民的供熱需求。
熱力行業主要包括工業供熱、民用供熱。其中,工業熱源以燃煤為主,主要工業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xian進水平高30%左右,粗放型的用能模式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姜耀東委員表示,“智能+”時代,供熱企業的目標就是智慧供熱,從熱力的產生、輸送到進入每一家,都是智慧的。
智慧熱力系統根據熱用戶需求精確調節換熱站,實現熱用戶、熱網和熱源的聯動控制,達到“均衡輸送、按需供熱”的目標。所有的底層數據通過網絡傳輸至監控中心智慧熱網監控平臺,形成歷史數據庫,根據建筑類型的實際耗熱量形成供熱專家系統。智慧熱力系統為供熱運行管理提供全局化視圖與智能化工具,并搭建信息溝通的橋梁,有效地提升供熱系統優化運行和保障能力,推進熱網運行安全和能源的合理應用,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
智慧熱力系統滿足了部分小區熱用戶的個性化用熱需求,提供理想的室內溫度。提高了熱網運行的經濟性,通過自動化調度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率,減少了人工成本。實時全網監控可*時間發現全網運行缺陷,及時組織人員妥善處理,從多角度為供熱科技化發展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