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縣造紙污水厭氧罐處理設備
林平縣造紙污水厭氧罐處理設備
厭氧流化床反應器是一種高效的生物膜法處理方法。它是利用砂等大表面積的物質為載體。厭氧微生物以膜形式結在砂或其它載體的表面,在污水中成流動狀態(tài),微生物與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接觸吸附分解有機物,從而達到處理的目的。厭氧反應器,在國內外厭氧處理中*采用以砂為載體,設備結構為內外兩個圓筒,利用特制的軸流泵,使污水和有機生物膜的砂在外筒中進行循環(huán),達到流化的目的。由于砂的比表面積大,每立方米可5500-6500m2/m3(折合一般填料40-50m3),因而生物接觸面積特別大,因而處理效率很高,每立方米有效反應器容積可每天處理COD達35-45公斤COD/m3。
廢水初級處理不能達到排放標準,且廢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根據出水水質的要求必須進一步的深度處理,通常以生化法和物化法為主,并輔以物理法、化學法。介紹幾種廢紙造紙廢水深度處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廢水的一類好氧生物處理方法,主要包括A/O法、SBR法、選擇器活性污泥法、氧化溝等。
序批式間歇反應器(SBR)是近些年開發(fā)的活性污泥法工藝,該工藝通過程序化自動控制充水、反應、沉淀、排水排泥和停置五個階段,實現對廢水的生化處理。
SBR處理流程簡潔、控制靈活,可根據進水水質和出水水質控制指標處理水量,改變運行周期及工藝處理方法,適應性很強,可實現高容積負荷(6~10kgCODcr/m3?d)和高去除率(CODcr去除率80%~90%)。
生物接觸氧化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好氧生物膜法工藝,其原理是在曝氣池中安裝固定填料,廢水在壓縮空氣的帶動下,同填料上的生物膜不斷接觸,同時壓縮空氣提供氧氣。實踐證明,生物接觸氧化法能夠較好的處理廢水,尤其適合脫墨廢水的處理。
在實際應用當中其掛膜的效果和生物膜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處理效果。生物膜的活性厚度在70~100μm之間,生物膜的活性較好;在掛膜不同階段,對CODcr的去除率有所不同,在掛膜前期去除率較低,在正常運行后,去除率穩(wěn)定在較高水平,能夠達到88%的去除率。
厭氧生物處理
厭氧生物處理不僅可以用于高濃度和中等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而且也適用于低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其處理設備UASB反應器在世界各國的造紙廢水處理得到廣泛應用,這種技術同樣適用于廢紙造紙廢水處理。
20世紀90年代荷蘭Paques公司的技術IC反應器(內循環(huán)厭氧反應器)以其占地極少、體積小、效率高的優(yōu)點,在造紙工業(yè)廢水處理中得到了有效應用。
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法是廢水處理技術中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使水中膠體狀懸浮顆粒、膠體和可絮凝的其他物質失去穩(wěn)定后,由于相互碰撞成為顆粒或絮狀物,從而易于從水中沉淀分離。混凝沉淀法處理廢紙造紙廢水的效果取決于混凝過程的好壞。
實踐證明,用混凝沉淀法處理廢紙造紙廢水,其SS去除率可達85%~98%,色度去除率可達90%以上,CODcr去除率可達60%~80%。
由于混凝沉淀法不能去除分子質量較低的CODcr組分、難以實現對廢水的有效處理,因此,必須合理設計工藝,輔以其他處理方法,例如,混凝沉淀-化學氧化處理法、厭氧-好氧生物處理法、混凝沉淀-好氧處理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