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平涼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蘭州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醫院污水處理流程選擇是醫院污水處理設計的關鍵,流程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處理效果、工程投資、運行費用以及管理安全等問題。確定工藝流程要依據醫院的性質、處理要求、排污去向以及技術條件等因素。醫院污水處理流程的選擇需要根據醫院的規模、性質來選定。根據醫院分類,分為傳染病醫院和綜合醫院。醫院污水處理后排放去向分為排入自然水體和通過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兩類。醫院污水處理所用工藝必須確保處理出水達標,主要采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
一級處理的設計
醫院污水的一級處理常采用一級強化處理,主要處理單元有混凝沉淀、過濾、氣浮等工藝。
對于綜合醫院(不帶傳染病房)污水處理可采用“預處理→一級強化處理→消毒”的工藝。通過混凝沉淀(過濾)去除攜帶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醫院污水經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進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
一級處理的主要構筑物是沉淀池,其設計要點如下:1.沉淀池是使污水中的懸浮物、固體殘渣沉淀并將沉淀物清除出去的主要設施,沉淀可分為原水中不加入混凝劑的自然沉淀和加混凝劑沉淀兩種,目前醫院污水處理應用的大都為自然沉淀。2.沉淀池的實際采用應根據處理站建筑高度、處理水量、占地面積及與其它構筑物的關系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來說,污水處理量小于20m3/h時,沉淀池宜設備化,可采用鋼結構或其他結構形式的一體化設備,池形宜為豎流式或斜板沉淀池;當污水處理量大于20m3/h時,沉淀池宜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形宜為豎流式或平流式沉淀池。3.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時,中心管下部應設喇叭口和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小于0.3m,排泥斗坡度應大于45°。沉淀時間一般為1.5~2.0h。另外,為保證水流自下而上作垂直流動,豎流式沉淀池的徑(正方形的一邊)深比不宜大于3。采用斜板沉淀池時,板斜長宜取1000mm,斜角宜為60°。斜板上部清水深不宜小于0.5m,下部緩沖層不宜小于0.8m。排泥斗坡度不應小于50°。池內停留時間一般不超過60min。另外,斜板沉淀池應設沖洗設施。
醫院污水常用消毒方法
醫院污水消毒是醫院污水處理的重要工藝過程,其目的是殺滅污水中的各種致病菌。醫院污水消毒常用的消毒工藝有氯消毒(如二氧化氯、次氯酸鈉)、氧化劑消毒(如臭氧、過氧乙酸)、輻射消毒(如紫外線、γ射線)。表1對常用的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鈉消毒和紫外線消毒法的優缺點進行了歸納和比較。
2.消毒接觸池
消毒接觸池是醫院污水處理設施中的主要構筑物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投加消毒劑后,使污水與消毒劑充分混合接觸,保證需要的消毒時間,達到消毒效果。常用的氯消毒接觸池有關要求如下:消毒接觸池的容積應考慮較大小時水量、接觸時間和污泥沉積等因素。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5h,綜合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0h。 當處理流程為重力自排式時,污水量應按較大小時污水量計算,當采用污水泵提升時,污水量應按水泵實際小時排水量計算。連續式消毒的接觸池有效容積為污水部分容積和污泥部分容積之和。間歇式消毒時,接觸池的總有效容積應根據工作班次、消毒周期確定,一般宜為調節池容積的1/2。
甘肅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平涼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蘭州生活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