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污水處理廠A/O工藝主要參數指標
棗莊市污水處理廠A/O工藝主要參數指標
污水處理的運行需要眾多控制參數的合理調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處理工藝的正常、高效運行。本文詳細介紹A/O(脫氮)工藝主要參數指標的控制!
1、pH值
一般污水處理系統可承受的pH值變動范圍為6~9,超出范圍需進行投加化學調和劑調整;pH值過小會造成混凝絮體小、生物處理中原生動物活動減弱;過大則體現為混凝絮體粗大,出水渾濁,活性污泥解體,原生動物死亡。對于生活污水,pH值一般符合要求,不需人為調控。
2、B/C
B/C即系統進水的可生化性,數值上為同一樣品的BOD5與COD的比值。對于二級污水處理廠,B/C表征污水成分是否滿足生物處理的要求。對于活性污泥系統,一般認為B/C≥0.3,為可生化性良好,生物處理發揮作用。而可生化性<0.3時,污水中有機物含量不足,無法滿足生物處理中微生物生長的需要,生物處理效率低下,此時,調控方法是向污水中投加有機營養源。
3、水力停留時間HRT
HRT即平均水力停留時間,指待處理污水在反應器內的平均停留時間,也就是污水與生物反應器內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應時間,為反應器有效容積與進水量的比值。對于生物處理,HRT要符合相應工藝要求,否則水力停留時間不足,生化反應不*,處理程度較弱;水力停留時間過長則會導致系統污泥老化。
當處理效果不佳時,可參照設計值進行HRT的校核,校核水力停留時間時,水量應該算上污泥回流量與內回流量等。若HRT過小,應緩慢減小污水量,過大則緩慢加大污水量。注意,污水量的增減都應緩慢變動,否則造成系統的沖擊負荷;由于污水處理任務艱巨,不要輕易減小進廠污水量,而是在回流量上做出調整。
4、污泥濃度LSS及MLVSS
MLSS為活性污泥濃度,MLVSS為揮發性活性污泥濃度,一般占MLSS的55%~75%,可以概指為污泥中的有機成分。它們是計量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數量多少的指標。活性污泥濃度表征生物池中微生物生長平衡情況,活性污泥控制在多少,主要是根據食微比進行核算,一般控制在2000~4000mg/L。過高的污泥濃度,將導致污泥老化,反應池抗沖擊負荷能力減弱;而過低的污泥濃度,則造成污泥活性過強不利于沉降,或反映營養物質不夠。調控污泥濃度的方法主要通過對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調整,增大排泥量,污泥濃度下降,反之上升。
若MLVSS占MLSS比例不足55%,表明①無機物過多,應對沉砂系統進行檢查;②污水中有機營養源不足,用B/C、食微比核算。
5、污泥沉降比SV30
SV30即30分鐘活性污泥沉降比,正規的做法是用1000mL量筒取樣,靜置30分鐘后,觀測沉淀污泥占整個混合液的體積比例,單位是%。SV30可較直觀的反應目前的工藝效果,是重要的檢測參數;發生工藝異常時,也應首先對這個指標進行觀測。
檢測SV30時,工藝員要注意:
1)在曝氣池末端取樣;
2)沉降過程全觀測,由于30分鐘沉降過程可近似代表二沉池中的沉降過程,所以一定要觀測整個過程,而不單是結果。
3)重點觀測前5分鐘的沉降值(自由沉淀階段)和絮凝性能。
4)用1000mL量筒,不要用100mL量筒觀測,否則混合液污泥掛壁造成結果偏差。
穩定工藝的SV30在15%~35%。過小說明污泥中無機物含量比較多,過高則可能是污泥活性過強或發生污泥膨脹。
觀察污泥沉降過程,對目前工藝進行分析:
6、污泥指數SVI
SVI為污泥容積指數,算法為SV30與污泥濃度的比值(單位為mL/g),表征1g干污泥所占的體積。傳統活性污泥法其值在70~150為正常值。
SVI主要反映污泥的松散程度,當MLSS很高時,僅用SV判斷污泥沉降性是不準確的,必須結合SVI。對SVI的調控主要通過對MLSS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