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二氧化氯發生器質量可靠
機械攪拌絮凝池的結構及工作特點
機械攪拌絮凝池主要由槳板、葉輪、旋轉軸、隔墻、池壁組成,其是被廣泛應用于科研、教學和生產中的絮凝裝置,通過機械攪拌絮凝池的實驗,不僅可以選擇投加藥劑的種類、數量,還可以確定混凝的條件[2]。機械攪拌絮凝池內設攪拌機,攪拌靠機械力實現,即葉片攪拌完成絮凝過程。葉片可以作旋轉運動,也可以作上、下往復運動,目前我國多采用旋轉方式。傳統的機械絮凝池的攪拌器少部分采用網漿形式,大多采用槳板式葉輪,其在20世紀70~80年代國內使用較多,并且有了較系統的池型設計規范和攪拌器設計方法,使用效果也較好。為了確保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在絮凝池內結成較大的絮體需要有足夠的絮凝時間及相應的水力條件。絮凝時間一般采用15~30min,并控制絮凝速度使其平均速度梯度G值達到10~75s-1(一般控制在30~50s-1),使GT值在104~105范圍內以保證絮凝過程的充分和完善。機械攪拌可采用多級串聯方式,大型水廠則采用分級攪拌方式,一般內設3~4擋攪拌機。
在國外,機械攪拌絮凝池應用較多,攪拌器的布置形式也較多。攪拌器葉輪按流態可分為徑向流式葉輪和軸向流式葉輪,軸向流式葉輪攪拌器不存在分區循環,單位功率產生的流量大,剪切速率小,且在槳葉附近較大范圍內分布均勻,具有較強的大防脫流能力,因此在生產實踐中應用廣泛。
貴州省二氧化氯發生器質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