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1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需要污水處理設備,可直接咨詢,廠家直接供貨。
現貨,專車送貨到客戶現場、派人安裝。
公司主抓產品: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氣浮機、二氧化氯發生器、加藥裝置、絮凝沉淀設備、疊螺污泥脫水機、機械格柵、板框壓濾機、玻璃鋼化糞池、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等。
懸浮微生物的活性
微生物的活性通常可用微生物的比增長率(μ)來描述,即單位質量微生物的增長繁殖速率。因此,在研究微生物活性對生物膜形成的初階段的影響時,關鍵是如何控制懸浮微生物的比增長率。研究結果表明,硝化細菌在載體表面的附著固定量及初始速率均正比于懸浮硝化細菌的活性。Bryers等人在研究異養生物膜的形成時也得出同樣結果。
影響懸浮微生物活性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種:
(1)當懸浮微生物的生物活性較高時,其分泌胞外多聚物的能力較強。這種粘性的胞外多聚物在細菌與載體之間起到了生物粘合劑的作用,使得細菌易于在載體表面附著、固定;
(2)微生物所處的能量水平直接與它們的增長率相關。當盧增加時,懸浮微生物的動能隨之增加。這些能量有助于克服在固定化過程中微生物載體表面間的能壘,使得細菌初始積累速率與懸浮細菌活性成正比;
(3)微生物的表面結構隨著其活性的不同而相應變化。Herben等人研究發現,懸浮細菌活性對細菌在載體表面的附著固定過程有影響,而且,細菌表面的化學組成、官能團的量也隨細菌活性的變化有顯著變化。同時,細胞膜等隨懸浮細菌活性的變化而有顯著變化。細菌表面的這些變化將直接影響微生物在載體表面的附著、固定。因此,通常認為,由懸浮微生物活性變化而引起的細菌表面生li狀態或分子組成的變化是有利于細菌在載體表面附著、固定的;
(4)微生物與載體接觸時間。微生物在載體表面附著、固定是—動態過程。微生物與載體表面接觸后,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因此必須保證微生物在載體表面停留一定時間,完成微生物在載體表面的增長過程;
(5)水力停留時間(HRT)。HeUnen等人認為,HRT對能否形成完整的生物膜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其他條件確定的情況下,HRT短則有機容積負荷大,當稀釋率大于大生長率時,反應器內載體上能生成完整的生物膜。刊huis等人的試驗證明了這種觀點。在COD負荷為2.5kg/(m3·d),HRT為4h時,載體上幾乎沒有完整的生物膜,而水力停留時間為1h時,在相同的操作時間內幾乎所有的載體上都長有完整的生物膜,且較高的表面COD負荷更易生成較厚的生物膜,即COD負荷越高,生物膜越厚。周平等人也通過試驗證明了較短的水力停留時間有利于載體掛膜;
(6)液相pH值。除了等電點外,細菌表面在不同環境下帶有不同的電荷;液相環境中,pH值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微生物的表面電荷特性。當液相pH值大于細菌等電點時,細菌表面由于氨基酸的電離作用而顯負電性;當液相pH值小于細菌等電點時,細菌表面顯正電性。細菌表面電性將直接影響細菌在載體表面附著、固定;
(7)水力剪切力。在生物膜形成初期,水力條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響生物膜是否能培養成功。在實際水處理中,水力剪切力的強弱決定了生物膜反應器啟動周期。單從生物膜形成角度分析,弱的水力剪切力有利于細菌在載體表面的附著和固定,但在實際運行中,反應器的運行需要一定強度的水力剪切力以維持反應器中的*混合狀態。所以在實際設計運行中如何確定生物膜反應器的水力學條件是非常重要的。
掛膜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生物載體掛膜過程中的作用力
生物載體掛膜過程中的作用力直接促成了微生物與載體表面的直接作用,在整個生物膜形成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物載體在掛膜過程的作用力較為復雜,這里詳細分析與生物載體表面理化特性有關的物理力,如范德華力、靜電作用力、表面張力、水動力外,還有湍流擴散力、表面剪切力、載體運動引起的力等。
載體表面親水性的影響
對不同載體掛膜實驗得出:GPUC載體表面含有-OH、酰胺基等親水性基團,而大部分微生物本身具有良好的親水性,載體表面與微生物表面能夠形成氫鍵結構;同時親水性載體表面自由能低于疏水性載體的表面自由能,水中的微生物更容易接近親水性載體表面吸附生長。實驗中對GPUC載體與普通多孔載體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GPUC載體的掛膜量及掛膜生物活性均大于普通多孔載體。
WSZ-1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溫度對掛膜行為的影響
水溫是微生物的重要生存因子,在適宜的水溫范圍內微生物可大量生長繁殖。每一種微生物都有一個zui適生長溫度,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大多數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都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強,隨著溫度的下降而減弱。好氧微生物的適宜溫度范圍是10—35℃。水溫對硝化菌的生長和硝化速率有較大的影響。大多數硝化菌合適的生長溫度是25—30℃之間,當溫度低于25℃或者高于30℃硝化菌生長減慢,10℃以下硝化菌的生長及硝化作用顯著減慢。
在10℃、20℃、35℃左右時進行掛膜試驗,同時在整個掛膜過程中測定填料上附著的微生物量,根據結果繪制不同溫度下的微生物量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在10℃時,掛膜啟動較慢,經過7d才有明顯的生物膜附著,掛膜成熟經過了21d,附著生物量大值為2.1 g/L;在35℃時,經過4d生物膜開始形成,生物膜成熟經歷了大約19d,附著生物膜量大值為3.5g/L;在20℃左右時,經過2d生物膜開始形成,生物膜成熟經過了10d左右,附著生物膜量大值為5.7g/L。可見,溫度對掛膜的影響不大明顯,在15℃~30℃范圍內,填料表面生物膜都能夠形成,掛膜啟動的比較快。
溫度是影響生物活性和代謝能力的關鍵因素,其對硝化反應過程的影響主要在于硝化細菌的生長規律及生物活性上。
溫度對生物活性的影響表現為:一是對生化反應速率的影響;二是對氧的傳質速率的影響。
MBBR工藝原理是通過向反應器中投加一定數量的懸浮載體,提高反應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種類,從而提高反應器的處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氣的時候,與水呈*混合狀態,微生物生長的環境為氣、液、固三相。載體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氣氣泡更加細小,增加了氧氣的利用率。另外,每個載體內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種類,內部生長一些厭氧菌或兼氧菌,外部為好養菌,這樣每個載體都為一個微型反應器,使硝化反應和反硝化反應同時存在,從而提高了處理效果。MBBR工藝兼具傳統流化床和生物接觸氧化法兩者的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方法,依靠曝氣池內的曝氣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載體處于流化狀態,進而形成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和附著生長的生物膜,這就使得移動床生物膜使用了整個反應器空間,充分發揮附著相和懸浮相生物兩者的*性,使之揚長避短,相互補充。與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懸浮填料能與污水頻繁多次接觸因而被稱為“移動的生物膜”。
懸浮生物填料上主要附著異養菌和硝化菌,通過硝化作用去除原污水中的氨氮,同時對COD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根據進水水質及出水標準要求,還可以設計成①A/O膜反應器②A/O硝化反硝化反應器+MBR 。
技術關鍵
微生物的掛膜培養,合理控制溶解氧與HRT,填料填充率。
技術優點
與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填料生物膜法相比,MBBR既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性和運轉靈活性,又具有傳統生物膜法耐沖擊負荷、泥齡長、剩余污泥少的特點。
(1)填料特點
填料多為聚乙烯、聚丙烯及其改性材料、聚氨酯泡沫體等制成的,比重接近于水,以圓柱狀和球狀為主,易于掛膜,不結團、不堵塞、脫膜容易。
(2)良好的脫氮能力
填料上形成好養、缺氧和厭氧環境,硝化和反硝化反應能夠在一個反應器內發生,對氨氮的去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3)去除有機物效果好
反應器內污泥濃度較高,一般污泥濃度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10倍,可高達30~40g/L。提高了對有機物的處理效率,同時耐沖擊負荷能力強。
(4)易于維護管理
曝氣池內無需設置填料支架,對填料以及池底的曝氣裝置的維護方便,同時能夠節省投資及占地面積。
對MBBR工藝的建議
(1)懸浮填料的研究和開發
應對填料表面的化學特性及懸浮填料的脫落機制進行深入的研究,增加填料的比表面積;應盡可能地降低懸浮填料的造價,使懸浮填料能更廣泛地應用于污水處理。可采用活性炭、淀粉、明膠等作為生物活性添加劑,使懸浮填料能夠促進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2) MBBR與其它工藝的組合
多級MBBR、MBBR和A/O法聯合工藝等都具有各自的優點,對這些組合工藝應加強研究并進行實際應用。
(3) MBBR工藝反應器的研究
通過對反應器流體力學的研究,確定反應器的形狀,以達到優化的反應器結構,從而避免填料堆積,降低能耗。可以初步研究多級串聯連續式懸浮填料移動床反應器的結構型式與操控方案,為項目技術的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生物膜法是一種高效的廢水處理方法,具有污泥量少,不會引起污泥膨脹,對廢水的水質和水量的變動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運行管理簡單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