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³/d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時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接踵而來。工廠排放的污水,醫院及排放的污水,農村養殖涂在排放的污水,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這些全都影響的人們的正常生活,需要進行污水處理以及再利用。
家庭用的可以買一些小型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比如10噸、20噸、30噸、50噸、100噸、200噸的污水處理設備來處理污水。一些大型的工廠、學校、醫院可能需要選擇一些出水量稍微偏大的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比如處理300噸、400噸、500噸、甚至800噸、1000噸的污水處理設備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要求:
1、在原材料的采購上,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選用國內優質材料;
2、設備制作嚴格遵守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程序,按有關技術規范進行,滿足設計要求、產品質量要求;
3、設備現場安裝嚴格按工藝規范進行施工,布局合理、美觀,創優良工程;
4、采用的是高品質材料和的工藝,并在各個方面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規格和能要求。并保證其貨物經過正確安裝、合理操作和維護保養,在貨物壽命期內運轉良好。在規定的質量保證期內,由于設計、工藝或材料的缺陷而造成的任何缺陷或故障負責,負責彌補損失。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將密度比水大的懸浮顆粒從水中去除的處理構筑物,是污水處理中應用廣泛的處理單元之一,可用于污水的一級處理、生物處理的后處理以及深度處理。按水流方向劃分,沉淀池可分為平流式、輻流式和豎流式三種。
沉淀池包括進水區、沉淀區、緩沖區、污泥區和出水區五個部分。進水區和出水區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勻的流過沉淀池,避免短流和減少紊流對沉淀產生的不利影響,同時減少死水區,提高沉淀池的容積利用率;沉淀區也稱澄清區,即沉淀池的工作區,是可沉淀顆粒與污水分離的區域;沉泥區是污泥貯存、濃縮和排出的區域;緩沖區則是分割沉淀區和污泥區的水層區域,保證已經沉淀的顆粒不因水流攪動而再行浮起。
300m³/d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時間
回填土:
(1)回填土前,產品內灌水至1/2水位,再進行回填,不允許回填污泥,以防產品上浮,回填土執行無水回填土要求。
(2)在回填土時,產品底部兩側必須用人工塞實。填到30-50cm以上時,每30cm必須夯實一次,直至與產品頂部相平。
(3)產品頂部以上回填土必須密實,如產品設在道路地段,在地面末處理前,不允許有車輛進行碾軋;
(4)回填時回填土的質量必須符合回填土驗收規范,不允許用建筑垃圾為回填土使用,土中的尖角、石塊及硬雜物必須剔出,回填時,必須均勻回填,切忌局部猛力沖擊。
(5)回填土達到施工規范要求后砌筑進口連接井(距池體0.8-1m左右),井底墊層必須夯實后澆筑混凝土底板,井中作流槽,并嚴格執行工程設計標高。
綜上所述:安裝地埋式污水處理上需要以上3種步驟挖基坑,安裝,回填土。
所謂鹽析就是使用大量飽和食鹽水將廢酸中的各種有機雜質幾乎全部析出。但是這種方法會產生鹽酸,影響廢酸中的回收利用,因此研究了用氫鈉飽和溶液進行鹽析除去廢酸中有機雜質的方法。
國內的活性炭工業必須注重研究活性炭的應用發展趨勢,加強新技術開發,促進整個活性炭行業的良好發展。
4.1 原料
木質原料:木質原料在我國活性炭工業中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椰子殼、核桃殼為,但由于原料有限,制約了其發展。
煤炭:對于我國來說,煤炭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價格低廉,因此以煤為原料生產活性炭有著很好的前景。
石油原料:主要指石油煉制過程中的含碳產品及廢料。例如石油瀝青、石油焦、石油油渣等。
高分子含碳原料:聚氯乙烯、聚丙烯、呋喃樹脂、酚醛樹脂、脲醛樹脂、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等。這些原料主要指工業回收廢料,我國目前尚未充分利用。
其他:舊輪胎、動物骨、動物血、蔗糖、糖蜜等。
總之:
(1)原料的來源逐步轉向儲量豐富,價格低廉的煤炭。以煤為原料的活性炭發展很快, 應用范圍和數量也在迅速擴大, 目前煤質活性炭產量已經超過了木質活性炭。
(2)近年來, 多用農林副產品、紙漿廢漿、劣質煤和煤研石等許多含碳的工業廢料, 制造價格低廉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活性炭。國內外利用廢棄材料制備活性炭,以謀求廉價原料的探索受到了重視, 如采用廢塑料、廢橡膠、紙漿廢液、石油副產品等原料制得的活性炭,有的已投入應用,這種有效的變廢為利的方法前途甚廣。
SBR系統進水階段和反應階段的缺氧(厭氧)和好氧狀態的交替,能抑制專性好氧的絲狀菌的過量繁殖,而控制膨脹。
BOD的去除
SBR系統的一個重要優點是操作者通過控制有關條件可保持微生物的選擇性。在一個完整的處理周期內,微生物選擇壓變化大.這些選擇壓包括氧氣和基質的可獲性。
輻流式沉淀池
輻流式沉淀池內水流的流態為輻流型,因此,污水由中心或周邊進入沉淀池。
中心進水輻流式沉淀池的進水管懸吊在橋架下或埋設在池體地板混凝土中,污水首*入池體的中心管內,然后在進入沉淀池時,經過中心管周圍的整流板整流后均勻地向四周輻射流動,上清液經過設在沉淀池四周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沉降到池底,有刮泥機或掛吸泥機掛到沉淀池中心的集泥斗,再用重力或泵抽吸排出。
周邊進水輻流式沉淀池進水渠布置在沉淀池四周,上清液經過設在沉淀池四周或中間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的排出方式與中心進水輻流式沉淀池相同。
基本要求如下:
(1)進、出水的布置方式有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周邊進水中心出水和周邊進水周邊出水三種形式。
(2)刮泥機的旋轉速度一般為1-3r/h,外周刮泥板的線速度不能超過3m/min,通常采用1.5m/min。
(3)周邊進水的輻流式沉淀池效率較高,與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式沉淀池相比,表面負荷提高1倍左右。
6)重新開啟溶氣水泵和空壓機,待空壓機的壓力超過水泵的壓力時,稍稍打開閘閥,使氣水同時進入溶氣罐溶氣,注意不能將氣閥開的過大,以免空壓機壓力急劇下降而產生水倒灌的現象。
7)當觀察到溶氣罐水位指示管有一米左右水深時,應全部打開溶氣罐出水閥門,并在接觸室觀察溶氣水的釋氣情況及效果。
8)用閘閥調控空壓機的供氣量,直至溶氣罐的水位基本穩定在0.6-1.0米范圍內(既不淹沒填料,也不能過低),少量的水位升降可用微啟溶氣罐放氣閥予以調整。將出水閥*打開,防止出水閥門處截留,氣泡提前釋出。
9)待溶氣與釋氣系統*正常后,開啟進水閥門,同時投入稍過量的混凝劑。
影響反硝化的主要因素:
(1)溫度 溫度對反硝化的影響比對其它廢水生物處理過程要大些。一般,以維持20~40℃為宜。苦在氣溫過低的冬季,可采取增加污泥停留時間、降低負荷等措施,以保持良好的反硝化效果;
(2)pH值 反硝化過程的pH值控制在7.0~8.0;
(3)溶解氧 氧對反硝化脫氮有抑制作用。一般在反硝化反應器內溶解氧應控制在0.5mg/L以下(活性污泥法)或1mg/L以下(生物膜法);
(4)有機碳源 當廢水中含足夠的有機碳源,BOD5/TN>(3~5)時,可無需外加碳源。當廢水所含的碳、氮比低于這個比值時,就需另外投加有機碳。外加有機碳多采用甲醇。
考慮到甲醇對溶解氧的額外消耗,甲醇投量一般為NO3--N的3倍。此外,還可利用微生物死亡;自溶后釋放出來的那部分有機碳,即"內碳源",但這要求污泥停留時間長或負荷率低,使微生物處于生長曲線的靜止期或衰亡期,因此池容相應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