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300立方質量
現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收到了很多使用者的歡迎,該設備具有很廣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但是再好的設備也需要正確的操作才會起到的作用,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怎樣操作。
一、安裝調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池(可土建)的污水輸送到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開始。
二、對于初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當水位達到設備1/2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化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3/4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三、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填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填料上生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方可連續向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
四、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五、要觀察二沉池水流流態,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六、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根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氯晶片等),二沉池來水經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經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約0.5小時后,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
七、設備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后,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行。現場將水泵、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由于電氣操作控制柜是利用PLC自動控制程序,在設備出廠前就已經加以了程序編制(一般每班各切換一次),運行時不必另行設置;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300立方質量
除磷、 脫氮
( 1) 除磷。城市廢水中磷的主要來源是糞便、 洗滌劑和某些工業廢水, 以正磷酸鹽、 聚磷酸鹽和有機磷的形式溶解于水中。 常用的除磷方法有化學法和生物法。
1)化學法除磷。 利用磷酸鹽與鐵鹽、 石灰、 鋁鹽等反應生成磷酸鐵、 磷酸鈣、 *等沉淀, 將磷從廢水中排除。化學法的特點是磷的去除效率較高, 處理結果穩定, 污泥在處理和處置過程中不會重新釋放磷造成二次污染,但污泥的產量比較大。
2)生物法除磷。生物法除磷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 對廢水中溶解性 磷酸鹽的過量吸收,沉淀分離而除磷。 整個處理過程分為厭氧放磷和好氧吸磷 兩個階段。
含有過量磷的廢水和含磷活性污泥進人厭氧狀態后,活性污泥中的聚磷商在厭氧狀態下, 將體內積聚的聚磷分解為無機磷釋放回廢水中。這就是 “ 厭氧放磷”。聚磷菌在分解聚磷時產生的能量除一部分供自己生存外, 其余供聚磷菌吸收廢水中的有機物,并在厭氧發酵產酸菌的作用下轉化成乙酸背,再進一步轉化為PHB (聚自-短基丁酸) 儲存于體內。
進入好氧狀態后, 聚磷菌將儲存于體內的PHB進行好氧分解, 并釋放出大 量能量,一部分供自己增殖, 另一部分供其吸收廢水中的磷酸鹽, 以聚磷的形式積聚于體內。這就是 “好氧吸磷”。在此階段, 活性污泥不斷增殖。 除了一部分含磷活性活泥回流到厭氧池外, 其余的作為剩余污泥排出系統,達到除磷的目的。
(2) 脫氮。
生活廢水中各種形式的氮占的比例比較恒定:有機氮 50%~60%,氨氮40%~ 50%,亞硝酸鹽與硝酸鹽中的氮占 0~ 5%。 它們均來源于人們食物中的蛋白質。脫氮的方法有化學法和生物法兩大類。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一般提供三種安裝方式:地理式、地上式和半地式,在選擇安裝方式時應結合當地的氣候以及周圍的環境,對于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下的地區,用生物膜法處理污水的效果較差,應將污水處理設各安裝在凍土層以下,可利用地熱的保溫作用,提高處理效果;在其他地區選擇安裝方式主要根據周圍的環境來選則,從安裝、維護角度出發應選擇地上式或半地埋式,從節省土地角度出發應選擇地理式,如果對周圍境影響不太大時應選地上式,因為地埋式存在如下問題: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安裝、維修、維護保養不方便;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能因為進入基礎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而損壞:在地下的電氣系統因長期處于潮濕環境會影響其使用壽命。電氣安全也將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