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1、格柵井 ?數量:1座
井內安裝人工格柵,攔截大塊懸浮物,減少后續管道及設備污堵。格柵池建筑尺寸為:1.5m×1.5m×2.0 m 。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
2、調節池 ?數量:1座
調節廢水水量、調均水質,采用內循環水回流模式進行水質混合。調節池有效池容為:90m3,有效水深4.0m,水力停留時間:6.0h,
建筑尺寸為:5×4.5×4.5(m) 。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
3、水解酸化池 ?數量:1座
說明:將有機物部分降解,同時酸化水解菌能將大分子的難降解的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后續好氧處理單元的處理效果。廢水進行水解酸化的池體,內置生物組合填料。
池體有效池容為:60m3,有效水深4.0m,水力停留時間:4.0h,
建筑尺寸為:5 m×3m×4.5m 。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
4、生物接觸氧化池 ?數量:1座
說明:微生物固定生長于生物填料上,在好氧條件下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污染物進行降解。
生化處理工藝段的主要構筑物,內置生物組合填料,池底曝氣管,氣水比為15:1 。
池體有效池容為:90m3,有效水深4.0m,水力停留時間:6h,
建筑尺寸為:5.0m×4.5m×4.5m 。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
5、沉淀池 ?數量:1座
說明:主要使生物接觸氧化池脫落的生物膜懸浮物與污水分離開來,采用斜管沉淀池。
池體有效池容為:30m3,有效水深4.5m,表面負荷:1.0m3/m2.h,沉淀時間取:2.0h。建筑尺寸為:2.5 m×3.0m×4.5m 。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
6、混凝沉淀池 ?數量:1座
說明:沉淀池前端設置布水池,并在布水池投加混凝劑,可以保證沉淀池的沉淀效果。采用斜管沉淀池。
池體有效池容為:30m3,有效水深4.5m,表面負荷:1.0m3/m2.h,沉淀時間取:2.0h。建筑尺寸為:3.5 m×3.0m×4.5m 。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
7、消毒脫氯池 ?數量:1座
通過投加二氧化氯發生器產的二氧化氯混合液對污水進行消毒,保證出水的大腸桿菌群數達標。池體采用折流混全模式,保證二氧化氯與污水充分接觸反應。
池體有效池容為:30m3,有效水深4 m,水力停留時間:2h,
建筑尺寸為:2.5 m×3.0m×4.5m 。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
8、污泥池 ?數量:1座
主要是收集、濃縮水解酸化池和沉淀池的污泥(不含化糞池污泥),內置攪拌機,并投加石灰粉用于消毒。
池體有效池容為:36m3,有效池深4m,建筑尺寸為:3.0m×3.0m×4.5m 。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底部為錐型泥斗。
9、中水回用池 ?數量:1座
主要是暫時儲放處置好的水,以供回收利用。
池體有效池容為:50m3,有效池深4m,建筑尺寸為:5.0m×2.5m×4.5m。采用地下式鋼砼結構。
10、操作房(地上式)
結構:磚混
數量:1座,建筑尺寸為:5.0m×5.0m×3.0m。
說明:內置總控制系統、二氧化氯發生器?
如果成本低可考慮與調節池合建
停留時間可縮短
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1、由于本工程在地面以下,污水處理設施中采用的水泵基本上無噪音。對于羅茨鼓風機,本身帶有消聲器,減震器,且放在地下工作,因此污水處理站的噪聲將符合市區噪聲標準GB309693中的二類標準,白天≤60dB(A),夜間≤50dB(A),同時氣、水管中流速取低速,與設備接口加裝軟接頭。
2、污水處理構筑物全封閉式、埋地、上覆土壤并植花等,池上部廢氣引入建筑物廢氣排放系統,用管道引入綜合樓廢氣井道,高空稀釋排放。
3、垃圾焚燒處置,做到無二次污染物產生。
4、本污水處理工程采用了目前guoneixian進的二氧化氯發生裝置,取代傳統次氯酸鈉醫院廢水消毒裝置,避免了排放過程中的二次污染。
主要施工技術
1、土建施工:步驟包括開挖、予埋管道、墊層、扎鋼筋、澆混凝土、回填土方、綠化,嚴格要求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操作。
2、安裝施工:對于各種和通用設備,按照產品或設備的隨機技術文件來安裝,同時結合其他管道、電氣、自控專業的安裝技術要求搞好施工技術配合。
3、一般設備安裝施工重要包括以下的主要程序:
(1)設備開箱、點件、驗收。
(2)設備基礎測位、劃線,檢查
(3)設備吊裝、就位,初平灌漿驗收。
(4)設備精平、清洗檢查,加注潤滑油。
(5)設備試運轉。
4、主要設備安裝配合:
(1)水泵的安裝,應該在泵房內的工藝管道安裝前就作好泵的精平工作。而泵的試運轉必須在管道和電氣裝置安裝完畢,水壓試驗、電氣測試結束通水后進行。
(2)軸流式通風機安裝,安裝于墻體上部的通風機,在土建墻體施工時怍好固定件或螺栓的埋設,墻體施工后再安裝風機。
(3)設有獨立的混凝土基礎,預留地腳螺栓孔采用二次灌漿安裝的設備。在土建基礎施工前,安裝應配合核對基礎與設備底座尺寸。核對無誤舌方可澆灌混凝土。
(4)所有設備的安裝標高都應該來源于土建設計的標高,因此在交接和確認設計高程時,要有交接手續并且與土建、安裝簽字。
5、對埋地管道本著先深后淺,先重力流管道后壓力流管道的原則。
6、由于污水處理站環境對鋼制件的腐蝕很嚴重,為避免和減少腐蝕影響從而延長使用年限,所有鋼制支架和管道必須按工藝要求進行防腐處理:
7、管道外壁采用加強級環氧煤瀝青四油兩布防腐;
8、管道內壁采用高分子材料噴涂。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具有高效氧化劑、消毒劑以及漂白劑的功能。作為強化氧化劑,它所氧化的產物中無有機氯化物;作為消毒劑,它具有廣譜性的消毒效果。
二氧化氯必須現場制備。現場制備二氧化氯的方法主要為化學法和電解法。
1、化學法制備二氧化氯消毒工藝是以氯酸鈉、亞氯酸鈉、次氯酸鈉和鹽酸等為原料,經反應器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氯化氣體,再經水射器混合形成二氧化氯水溶液,然后投加到被消毒的污水中進入消毒接觸池消毒。
2、電解法制備二氧化氯消毒工藝是以飽和食鹽水為原料通過電解產生二氧化氯、氯化氣、過氧化氫、臭氧的混合氣體,用于消毒。混合氣體的協同作用,具有廣譜的殺菌能力,其消毒效果遠強于任何單一的消毒劑。
氯消毒接觸池
1、醫院污水消毒按運行方式可分為連續消毒和間歇消毒兩種方式。
2、接觸消毒池的容積應滿足接觸時間和污泥沉積的要求。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5小時,綜合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0小時。
3、連續式消毒的接觸池有效容積為污水部分容積和污泥部分容積之和。
4、間歇式消毒時,接觸池的總有效容積應根據工作班次、消毒周期確定,一般宜為調節池容積的1/2。
5、接觸消毒池一般分為兩格,每格容積為總容積的一半。池內應設導流墻(板),避免短流。導流墻(板)的凈距應根據水量和維修空間要求確定,一般為600~700mm。接觸池的長度和寬度比不宜小于20:1。接觸池出口處應設取樣口。
6、設計時應按設計選定的處理工藝流程的實際運行情況,按不利情況進行組合,校核實際接觸時間,以滿足設計要求。
氯消毒設計要點
當污水采用氯消毒工藝時,其設計加氯量可按下列數據確定:
1、液化氯消毒系統參照《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有關章節進行設計。
2、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出水的設計加氯量以有效氯計,一般為30-50mg/L。
3、二級處理出水的設計參考加氯量一般為10-15 mg(有效氯)/L。
4、當污水采用其他方法消毒時,其設計投加量應根據具體水質確定。
5、加藥設備至少為2套,1用1備。
6、氯投加量為參考值,運行中應根據余氯量和實際水質水量實驗確定投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