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組成部分
污水處理系統的結構比較復雜,設備較多,在氧化溝中其控制過程及原理大致相同,都是通過控制曝氣機的轉速來調節污水中的含氧量。
(1)進水系統。進水系統主要有進水管道和進水泵房組成,進水管道主要由粗格柵機和清污機組成,進水泵房主要有兩臺潛水泵組成。進水管道的主要功能是將污水中的大塊物體排除,其中的粗格柵是根據程序設定的時間進行間歇工作,而清污機的運行和停止是根據粗格柵兩側的液位差來決定的,當液位差超過某個值時,啟動清污機;當液位差小于某個值時停止清污機的運行。進水泵房中的潛水泵運行及停止是通過安裝在泵房內的液位傳感器來決定的,當液位較低時只啟動一臺潛水泵,當液位較高時啟動兩臺潛水泵,若液位持續升高時,則輸出報警以示意有故障發生。
(2)除砂系統。除砂系統主要由細格柵系統和沉砂池組成,細格柵系統是由細格柵機和轉鼓清污機組成,沉砂池的主要設備是分離機。細格柵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凈化污水中的顆粒物體,將污水中細小的沙粒濾除,其中的細格柵機是根據程序設定時間進行間歇工作,而轉鼓清污機的運行和停止則根據細格柵兩側的液位差來決定,當液位差超過某個值時,啟動清污機;當液位差小于某個值時停止清污機的運行,這和粗格柵系統的運行方式*。沉砂池中分離機的運行和后續處理中的轉碟曝氣機的運行同步,即啟動轉碟曝氣機的時候同時啟動分離機,對沉砂池中的沙粒進行排除。
(3)氧化溝系統。氧化溝系統由氧化溝和污泥回流系統構成,氧化溝是工業污水處理系統中重要的環節,因此控制量較多,控制過程叫復雜,包括轉碟曝氣機和潛水攪拌機,污水回流系統主要有污泥回流泵構成。氧化溝的功能是對污水進行生化處理,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質,使其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其中是轉碟曝氣機是關鍵設備,在氧化溝中設置有溶解氧儀對污水中的含氧量進行檢測,根據其反饋到PLC的值來控制曝氣機變頻器的運行,改變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潛水攪拌機的作用是推進水流,同時使氧化溝的污水和活性污泥處于劇烈的攪拌狀態,使他們充分混合接觸。使活性污泥的生化反應更加充分,這樣才能大程度地分解污水中的有害成分。污水回流系統的污泥回流泵將剩余的污泥及使用過的污泥進行處理,該設備的運行與停止主要根據泵房內液位傳感器的狀態,當液位低于某個值時停止回流泵的運行;當液位持續高于某個高位時,回流泵停止運行同時輸出報警信號;液位處于正常狀態時,回流泵正常運行。
(4)沉淀系統。沉淀系統主要設備為刮泥機,其功能是對進行氧化溝處理后的污水進行物理沉淀,將污泥和清水分離,刮泥機在整個系統啟動后就開始持續運行。在該系統中用到一定化學藥劑主要包括混凝劑、絮凝劑、復合堿等,主要用來調節改善混凝條件及絮凝體結構,利用高分子助凝劑的強烈吸附架橋作用,使細小松散的絮凝體變的粗大而緊密,容易發生沉降。
(5)污泥脫水環節。污泥脫水系統主要包括離心式脫水機,其主要功能是對氧化池中處理過污水的活性污泥進行脫水處理,由于對污水進行處理后,活性污泥中有新的微生物及其他雜質,因此需要先對活性污泥添加一定量的藥物,便于污泥脫水。離心式脫水機主要有聚合物泵、污泥機和切割機構成,以上設備按照順序控制的方式啟動,依次啟動聚合物泵、污泥機和切割機,完成對污泥的脫水處理。
單元設備簡單說明
A、調節池
由于來水標高低,無法直接流入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在生化一體化設備前增加集水調節池一座。集水提升池內裝有兩臺潛水提升泵,將集水提升池內的廢水提升至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調節池同時起到均化水質和水量的作用。
B、格柵
調節池的廢水由提升泵抽至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格柵前,格柵對污水中含有各類漂浮物質加以攔截。以防止堵塞后續的水泵或處理設備;避免在后續水池內沉淀,增加檢修次數。格柵規格:1000mm*500mm(長*寬),格柵間隙6mm。
C、生物接觸氧化池(包括一氧池及二氧池)
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通過鼓風機和微孔曝氣器對污水中不斷供氧,利用好氧微生物來氧化有機物,使污水中的COD、BOD大大降低,后達到排放標準。
一級接觸氧化池規格:2.4m×4.0m×2.5m(長×寬×高)
二級接觸氧化池規格:1.2m×4.0m×2.5m(長×寬×高)
一級接觸氧化池和二級接觸氧化池底部裝有微孔曝氣器,微孔曝氣規格:Φ215mm。
設備機房安裝有兩臺鼓風機,負責給接觸氧化池供氣。鼓風機功率:2.2kw。
D、沉淀池
經過生化后的污水進入沉淀池,污水中的懸浮物部分沉降于池底,得到澄清的污水從沉淀池另一端的溢流堰流出。沉淀池積累的污泥通過污泥泵回流到接觸氧化池。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的形式,以增加沉淀效果,保證出水水質。
E、污泥池
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進入污泥池,污泥池的污泥由污泥泵定期回流至一級生物接觸氧化池,既保證生化池的污泥量又可以好氧消化掉部分污泥。
污泥泵 流量:10m3/h 揚程:10m 電機功率:0.75kw
F、清水消毒池
消毒池接收來自沉淀池的溢流水。消毒池內投加次氯酸鈉溶液,殺滅處理后水中殘存的大腸桿菌等有毒有害微生物,保證出水安全。
G、消毒加藥裝置
消毒加藥裝置由加藥桶及加藥泵組成,加藥桶裝有稀釋好的次氯酸鈉溶液,濃度約為10%。加藥泵為電磁隔膜計量泵,可以調節池電磁隔膜計量泵的頻率向消毒池內加入適量的消毒劑。
H、自吸泵
設備機房內安裝有兩臺自吸泵,一用一備。自吸泵根據消毒池的液位情況,自動抽吸消毒池內處理好的清水,將處理完水送至終的儲水池。
有關泵的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
1、自控自吸泵:
注意事項:
A、這種泵在工作時,進口管線、閥門以及泵體上的排液口、注液口都不能漏氣,必須把并帽擰緊。
B、由于泵的上水是自吸的,在規定的吸程范圍內,液位越高越好,且吸入管管口距池底至少要有0.5m的距離,以防把泥沙吸入泵內或污泥堵塞。
操作方法:
A、把出口閥門關緊,把進口閥門全打開,用手轉動泵軸,看看泵的運轉是否輕松;
B、給泵筒內注滿水,并擰緊注液口并帽;
C、啟動泵,先把排氣閥打開,當出口壓力表指針上升后再把排氣閥關緊,然后慢慢打開出口閥門,讓壓力表指針指在泵的相應標準揚程處即可;泵的自吸時間大約需要三分鐘。
D、停泵時,先關好出口閥門,然后在切斷電源。
泵不出水原因:
A、泵的進口管線或閥門漏氣;
B、進液口網罩有雜物堵塞,或進液口扎在泥沙里;
C、進水含油量太高;
D、液位太低。
2、離心泵:
注意事項:
A、泵的軸線與電機的軸線必須同心;
B、泵座中應加32#或40#機油,加油高度在油鏡的一半處即可;
C、機械密封必須浸在液體里,也就是說蹦體內必須滿液,不能抽空。如缺液就會把機械密封燒壞。
D、如果泵每天連續運轉24小時,則兩星期必須換一次機油;若每天只運轉8小時,則一個月換一次機油。換油時,先把原來的廢機油放完,再用柴油或汽油沖洗一下機油箱,然后加上新機油。這樣能提高軸承的使用壽命。
操作方法:
A、關好出口閥門,把進口閥門全打開;
B、打開排氣閥,待有液體流出時,再關閉排氣閥;
C、用手轉動聯軸器;看看泵是否運轉輕松;
D、啟動泵,當壓力表指針上升后,慢慢打開出口閥門,讓壓力表指針指在泵的相應標準揚程處即可;
E、停泵時,先關好出口閥門,再切斷電源。
設備技術描述
(1)污水調節池、兼初沉池
生活污水經站區污水管道排入設置在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前段的化糞池內進行預處理后自流進入污水調節池進行處理,在調節池入口設有設有格柵裝置,將水中大顆粒物質進行攔截處理。污水調節池起到污水水質均質和水量調節,部分顆粒在污水池內進行沉淀。污水調節池內設有液位控制裝置,來控制污水調節池內的污水提升泵啟停。當水位達到啟泵液位時,污水提升泵啟動啟動,將污水提升進入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接觸氧化池進行處理。污水調節池設計停留時間6h。
(2)接觸氧化池
污水調節池由提升泵提升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二級,設計二級曝氣池總停留時間為4小時。填料為新穎組合式半軟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160㎡/m3,接觸池氣水比在15:1左右,氣水比例過大會影響填料的掛膜效果。
(3)二沉池
生化后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二只豎流式沉淀池,它們并聯運行。上升流速為O.3-0.4毫米/秒。污泥回流至曝氣池采用回流泵回流,二沉池排泥采用污泥泵提升到污泥池中。
(4)消毒池及消毒裝置
消毒池按規范:“TJI4—74”標準為30分鐘,采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藥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藥,少出水少加藥的目的。
(5)污泥池
調節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泵提至DM的污泥池內進行厭氧消化。污泥池的清液回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也可排到前端化糞池集中處理)。清理方法可采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底部,進行抽吸外運即可。
(6)風機房、風機
DM的風機房設在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旁邊,風機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無噪音。風機采用二臺回轉式三葉鼓風機,能自動交替運行。單臺風機運行壽命30000小時左右。
(7)控制系統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控制設有手動和自動控制,根據生活污水水量變化較大的特點,控制系統設計還考慮了節能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對曝氣系統的風機設計了2套運行狀態,及在進行水處理過程風機進行連續運行,當提升泵停止工作時風機會自動切換至間隙運行狀態。運行時間分段在調試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切換時間。當控制系統處于手動運行狀態時,污水提升泵和風機、回流泵通過人工分別進行啟停操作。當控制系統處于自動狀態運行時,提升泵會根據調節池內的液位進行自動啟停,同時風機也自動進行間隙運行工作,在不影響裝置處理效果的情況下達到節能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