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本公司專業從事各類水處理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其中生產的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二氧化氯發生器、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水回用設備、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加藥設備、脫氯設備已在全國各個城市廣泛應
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污水處理裝置的基礎安裝、使用
1、基礎:WSZ系列設備如放置在地坪以上,只需準備一塊與設備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為基礎。基礎承壓必須大于4T/m2,也同時要求水平、平整。如設備埋于地坪以下,基礎標高必須小于或等于設備標高并保證下雨不積水,基礎一般是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視當地地質情況而定)。
2、安裝:根據安裝圖就位,各箱體依次就位,箱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準確,并連接好管道。在設備內注入清水,檢查各管道有無滲漏,若無則箱體四周覆土,直至設備檢查孔,并平整地面。把電控箱控制線與水泵接通,電控箱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電機的轉向,必須與風機所指方向相同。
污水處理技術說明
1)攔污設施
本工程原水中固體雜質含量較高,為確保提升泵等設備正常工作和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正常運行,擬在處理主體工藝的前段設置攔污設施。
2)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屬于生物膜法,具有以下優點和特點:
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屬于*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當有機物容積負荷較高時,其F/M(F為有機基質量,M為微生物量)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產量可相當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采用A/O生物處理工藝是近幾年來國內外環保工作者用以解決污水脫氮的主要方法,該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利用系統中培養的硝化菌及脫氮菌,同時達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及氨氮的目的,與經普通活性污泥法處理后再增加脫氮三級處理系統相比,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電耗低、占地面積少。
A/O生物處理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量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脫水。
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池內設置填料,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體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及生物濾池,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由于相當一部分微生物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觸氧化法可不設污泥回流系統,也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方便;
A/O生物法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相比耐沖擊負荷高,運行穩定。
A/O生物處理系統因將NO2-N轉化成N2,因此不會出現硝化過程中產生NO2-N的積累,而1mg/ NO2-N會引起1.14mgCOD值,因此只硝化時,雖然氨氮濃度可能達標,但COD濃度卻往往超標嚴重。采用A/O生物處理系統不僅能解決有機污染,而且還能解決氮和磷的污染,使氨氮的出水指標小于15mg/l。總之,經過本工藝流程,出水的各項指標均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
3)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本污水主要工藝過程設計如下:污水通過機械格柵攔污后的污水直接進入調節池,設置調節池的目的調節污水的水量和水質,為防止懸浮物在調節池內沉淀,在調節池底布有穿孔曝氣管,采用間隙曝氣。 本工程污水中有機成份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較好,因此采用生物處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機物含量是的。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機物含量較高,特別是有機氮,在生物降解有機物時,有機氮會以氨氮形式表現出來,氨氮也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標,因此污水處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即生化池需分為池和O級池兩部分。調節池內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在池內,由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有機氮轉化為氨氮, 池出水自流進入O級池,O級生化池的處理依靠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完成,它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NO2--N、NO3--N。O級池出水一部分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池進行內循環,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O級生化池的有機負荷,以利于硝化作用進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zui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經過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和較高的氮氨存在,為使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的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特設置O級生化池。在和O級生化池中均安裝有填料,整個生化處理過程依賴于附著在填料上的多種微生物來完成的。在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氣水比15:1。
O級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進入池,;一部分流入豎流式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
沉淀池固液分離后的出水自流進入消毒池,用固體氯片消毒后即可直接排放。
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由氣提裝置,一部分提升至池,進行內循環;一部分提升至污泥池;污泥池內的污泥定期采用糞車外運作農肥處理。
4)污泥處理工藝
通常小型的污水處理站污泥處理有兩種方法:一是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二是污泥干化處理。考慮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業主投資大,而污泥濃縮干化處理對周圍衛生有影響。由于本工藝中設有污泥消化系統,產生污泥量極少,為此,本工程產生的污泥只作簡單的濃縮處理后,由人工每年清理外運作農肥。
廢水的性質
1)廢水受到糞便、傳染性細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傳染性,可以誘發疾病或造成傷害;
2)廢水中含有酸、堿、懸浮固體、BOD、COD和動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質;
3)牙科治療、洗印和化驗等過程產生污水含有重金屬、消毒劑、有機溶劑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變性,危害人體健康并對環境有長遠影響;
4)同位素治療和診斷產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產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體內積累而危害人體健康。
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1)污水處理設備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安裝、操作、維護方便。
(2)安全性能強,設備不可能出現事故。設備密閉性好,沒有刺激氣味泄漏,操作環境沒有氣味。
(3)設備檔次高:能實現流量檢測自動控制加藥和余氯檢測自動控制加藥以及可實現遠傳計算機控制,可以滿足于不同加藥現場使用,如給清水池、高位水塔、帶壓管網加藥,設備的運行成本低,節約成本!
污水水量與水質情況分析
1)本項目污水來水不均勻程度較高,水質、水量變化較大(KZ=2.0),由于水量與水質具有較大的不均勻性,因此必須考慮設置均質均量的調節池。
2)本類廢水BOD/COD值約0.5,可生化性較高。
3)排放要求中對病毒指標有要求。
4)根據環保部門對污水排放的要求,本污水處理工藝除了去除有機物外還應能去除 氨氮,使出水達到排放要求。
運行費用估計
1、電耗 污水處理設備投入運行后,日耗電量為47.2 kw,每度電按0.60元/kw•h計,則電費為:
47.2×0.6=28.32元/天
2、人工費
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穩定后,無需專人管理。
3、藥劑費
藥劑消耗計0.08元/噸/小時。消毒劑3-5PPM,絮凝劑10-15PPM
處理1m3污水成本為0.316元(未計算設備折舊)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
(一)不同處理工藝的應用情況考慮到以上原則,本方案設計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進行比較: 隨著污水處理技術不斷地發展,近年開發的在國內外普遍應用的工藝有:
1、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工藝
對于處理出水zui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應加強其處理效果,提高ss的去除率,減少消毒劑用量。加強一級處理效果宜通過兩種途徑實現: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以加強去除效果和采用一級強化處理技術。
(1)工藝流程
對于綜合(不帶傳染病房)污水處理可采用“預處理→一級強化處理→消毒”的工藝。通過混凝沉淀(過濾)去除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流程(略)
污水經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進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
調節池、混凝沉淀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2)工藝特點
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理可以提高處理效果,可將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去除,提高后續深化消毒的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其中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可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減少投資費用。
(3)適用范圍
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理適用于處理出水zui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
2、二級處理工藝
(1)工藝流程說明
二級處理工藝流程為“調節池→生物氧化→接觸消毒”。污水通過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好氧池進行生物處理,好氧池出水進入接觸池消毒,出水達標排放。
調節池、生化處理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焚燒。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二級處理工藝流程(非傳染病和傳染病污水)(略)
傳染病的污水和糞便宜分別收集。生活污水直接進入預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后進入調節池,病人的糞便應先獨立消毒后,通過下水道進入化糞池或單獨處理(如虛線所示)。各構筑物須在密閉的環境中運行,通過統一的通風系統進行換氣,廢氣通過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線消毒系統。
(2)工藝特點
好氧生化處理單元去除codcr、bod5等有機污染物,好氧生化處理可選擇接觸氧化、活性污泥和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如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生物濾池等工藝。采用具有過濾功能的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可以降低懸浮物濃度,有利于后續消毒。
(3)適用范圍
適用于傳染病(包括帶傳染病房的綜合)和排入自然水體的綜合污水處理。
(二)根據的規模、性質和處理污水排放去向,進行工藝選擇。根據分類,分為傳染病和綜合。污水處理后排放去向分為排入自然水體和通過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兩類。 污水處理所用工藝必須確保處理出水達標,主要采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 工藝選擇原則為:
1、對于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小型綜合,條件不具備時可采用簡易生化處理作為過渡處理措施,之后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或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
2、傳染病必須采用二級處理,并需進行預消毒處理。
3、處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設有二級污水處理廠)的綜合推薦采用二級處理,對采用一級處理工藝的必須加強處理效果。
4、處理出水排入自然水體的縣及縣以上必須采用二級處理。
污水處理設備應用范圍
1、賓館、飯店、療養院、;
2、住宅小區、村莊、集鎮;
3、車站、飛機場、海港碼頭、船舶;
4、工廠、礦山、*、旅游點、風景區;
5、與生活污水類似的各種工業有機廢水。
處理方法
污水的處理方法可以分為:二氧化氯消毒法、1CASS生化法、MBR膜生物反應器法
1.二氧化氯消毒法 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廣譜、安全、快速、多功能、持續時間長、貯存與使用方便的殺菌消毒劑,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安全的消毒劑(A1)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它可以用于、食品加工等部門。
2.ICASS生化法CASS池通過技術革新、優化設計使其容積變小,效果更好。此法連續進水、但不曝氣,有機物濃度很高,呈缺氧和厭氧狀態,抑制了好氣菌的生長,控制污泥不發生膨脹。主反應區又分成缺氧和好氧兩部分,周期進行曝氣、沉淀和撇水。
3.MBR膜生物反應器法膜生物反應器法是ICASS和二氧化氯消毒法的結合,通過物化和生化相結合的方式對污水進行處理,是目前使用一種工藝
設備使用前檢查及設備啟動
1、啟動設備時檢查好電路,接線控制柜線路是否正確,電壓及電流是否符合要求。該設備控制為微機控制,采用進口可編程控制器控制,輸出采用交流接觸器,本控制柜可同時控制二臺污泥泵,二臺風機,并結合工作情況實時監測,具有自動保護報警功能,還配有手動,自動控制系統。啟動水泵時檢查水泵管路是否有滲漏及吸水,有無堵塞。
2、本設備水泵采用潛污泵,啟動風機時檢查旋轉方向是否正確,切忌反轉。
3、當厭氧池污水較少,液面低于水泵啟動液位時,二臺水泵都停止工作,這時,為使污水設備內生物膜的正常生長,風機采用間歇啟動,啟動10分鐘,停止半小時自動運行。
4、沉淀池排泥控制,用污泥泵提升排泥,排泥周期為8小時,排泥時間為 8 分鐘。當氣提時二臺風機同時啟動以保證氣量的供給。
5、設備控制中心在微機柜上按照設計編排工作程序一次完成。(無特殊情況下不得采用手動控制方式),手動控制通過面板上按鍵開關,由人工控制潛污泵、風機等開啟和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