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淀粉污水處理設備
淀粉廢水是以玉米、馬鈴薯、小麥、大米等農產品為原料生產淀粉或淀粉深加工產品(淀粉糖、葡萄糖、淀粉衍生物等)的工業產生的廢水,一般都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是造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文將詳細分析淀粉廢水的污水處理工藝,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四川淀粉污水處理設備
在淀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生產廢水含有淀粉、糖類、蛋白質、有機酸等溶解性有機物質,小顆粒淀粉、纖維等不溶性細小顆粒有機物及泥砂等無機物。為了減輕后續處理構筑物的處理負荷,保護后續處理設施,應在馬鈴薯輸送、清洗排放的廢水預處理處理設施的前端安裝旋轉沉沙池、格柵等,以截留原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去除廢水中泥沙。而在主生產線排放細胞液廢水中,需要通過沉淀、淺層氣浮等物理方法去除懸浮物、膠體物質及部分有機物,同時回收植物蛋白飼料等。
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淀粉時,廢水主要來源于玉米浸泡、胚芽分離與洗滌、纖維洗滌、浮選濃縮、蛋白壓濾等工段蛋白回收后的排水,以及玉米浸泡水資源回收時產生的蒸發冷凝水。以薯類為原料生產淀粉時,廢水主要來源于脫汁、分離、脫水工段蛋白回收后的排水、以及原料輸送清洗廢水。以小麥為原料生產淀粉時,廢水由兩部分組成:沉降池里的上清液和離心后產生的黃漿水。以淀粉為原料生產淀粉糖時,廢水主要來源于離子交換柱沖洗水、各種設備的沖洗水和洗滌水、液化糖化工藝的冷卻水。淀粉廢水主要污染物有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總氮(TN)和總磷(TP)。
淀粉廢水的主要特點如下:
有機物含量高,COD濃度一般8000mg/L以上;
含較高的氮、磷營養物;
BOD與COD比值較高,可生化性好,較宜于生物處理;
其廢水呈酸性。
污水屬于屬高濃度可生化有機廢水,故可采用生化處理方法。由于原水的BOD較高,要求達到的處理效果也較高,擬采用厭氧一好氧的處理路線。厭氧法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較經濟,既節能又可回收沼氣。廢水中難降解的COD經厭氧處理后轉化為較易降解的COD,高分子有機物轉化為低分子有機物,但出水有機物濃度仍較高,達不到排放標準。好氧生物處理法工藝成熟、穩定性好、出水水質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