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農村污水處理設備裝置
選擇一家正規的污水處理廠家,會讓您污水的處理事半功倍。小宇環保證件齊全,高科技研發人才為您的情況私人訂制;安裝工程師免費上門安裝,免費指導設備的使用情況;還有售后團隊為您的使用保駕護航。一條龍服務,無后顧之憂。
定西農村污水處理設備裝置
農村生活污水是我國農村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由于大多農村尚無完善的排水系統,污水沿道路邊溝或路面直接排至附近水體,造成地表和地下水體的嚴重污染,加重了受納水體富營養化,直接威脅著周圍居民的飲用水安全。所以,對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迫在眉睫。
但由于農村資金有限,技術水平相對落后,且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在選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時,不宜采用規模化城鎮污水處理模式。因此,研究開發高效率、低成本、易管理和易操作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尤為必要。
填料截留過濾污水中的大顆粒物和懸浮物,起到過濾池的作用。過濾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將大分子的不溶性的物質水解轉化為小分子的可溶性物質,起到水解的作用。過流程池中的微生物吸附、吸收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一部分轉化為自身的生長繁殖與代謝,一部分將有機污染物進行分解產生沼氣排放出去。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將一沉池、I、II級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體的設備,并在I、II級接觸氧化池中進行鼓風曝氣,使接觸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結合起來,同時具備兩者的優點,并克服兩者的缺點,使污水處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由于農村人口居住分散,使得農村生活污水具有以下特點:總量大且不斷增加,環境污染嚴重。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飛速發展,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斷增長。據統計,2010年我國農村污水排放量約為90×108t,預計到2017年,我國農村污水排放量將達到148×108t。
生活污水處理采用生物膜法:缺氧----好氧(A/0)處理工藝。A/O即缺氧+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成熟的生物處理工藝,具有容積負荷高、生物降解速度快、占地面積小、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可替代原有城市污水處理采用的普通活性污泥法,特別適用于中、高濃度工業廢水的處理,且投資省、占地少、處理效率高。
除了各地實際情況千差萬別之外,我國鄉村污水基數大,處理技術要求高,也給處理帶來了困難。資料顯示,我國有近60萬個行政村和260多萬個自然村,每年產生污水90多億噸,相當于近5000個昆明湖的水量。反觀處理技術,由于大部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主要由村民管理,因而要求處理技術在高效之外還要具備穩定性和便捷性,但目前污水治理設施“建好不用、只曬太陽”的現象普遍存在,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會用。同時,由于經濟條件限制,建設和運維成本過高的設施在農村無法長期運行。
該工藝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和沉淀相結合的方法,工藝成熟、可靠。設備中沉淀污泥,一部分污泥中由于溶解氧的作用進一步得到氧化分解,一部分氣提至沉砂沉淀池內,系統污泥只需定期在沉砂沉淀池中抽吸。系統中風機、潛污泵等主要控制設備的工作程序輸進PLC機,達到自動工作,以減少操作工作量,并可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損壞。
*池出水自流進入O級池,O級生化池的處理依靠自養型完成,它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NO2-N、NO3-N。O級池出水一部分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池進行內循環,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
1、格柵:
生產排放的污水經管網系統匯集后,經粗格柵后進入后續處理系統。粗格柵主要用來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漂浮物,以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及有效減輕處理負荷,為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提供保證。
生物塘是以太陽能為初始能量,通過在塘中種植水生植物,進行水產和水禽養殖,形工生態系統,在太陽能(日光輻射提供能量) 作為初始能量的推動下,通過生物塘中多條食物鏈的物質遷移、轉化和能量的逐級傳遞、轉化,將進入塘中污水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后不僅去除了污染物。
2、污水調節池:
用于調節水量和均勻水質,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系統,可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及減少污水在厭氧狀態下的惡臭味,同時可減少后續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污水池內設置潛污泵,用以將污水提升送至后續處理單元。
太陽能/風能微動力污水處理技術是以傳統“A2/O”工藝為基礎,由太陽能光伏板、小型風力發電機、蓄電池組、曝氣系統、回流系統、微電腦控制系統和遠程通信系統等組成,通過太陽能光伏板將太陽能轉為電能,結合小型風力發電機發電作為曝氣設施、回流設施的動力,而多余能量則儲存于蓄電池中。
3、缺氧池:
在缺氧池內設置彈性填料,用于攔截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并去除一部分有機物。該缺氧池經回流后的硝化液在此得到反硝化脫氮,提高了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經缺氧處理后的污水進入好氧生物處理池。
一方面,我國是農業大國,全國化肥的施用量從1990年的2590萬t增加到2007年的5108萬t,平均用量已接近400kg/(h˙m2),遠遠超過上為防止水體污染而設置的化肥安全使用上限225kg/(h˙m2);在近10多年來農藥的年使用量基本穩定在23萬t左右(有效成分),各種制劑(實物量,包括有效成分和各種輔劑)約162萬t。
4、接觸氧化池:
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半軟性生物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微孔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接觸氧化池內的兩大配件:
污水處理成本包括建設成本、運行成本、監管成本。我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費用主要由各級政府出資,對于運行費用則大多沒有保障,對于監管成本則很少考慮。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多渠道籌措資金,并擴大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的作用。近年來開始實行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就是方法之一。但農村污水治理事業具有特殊性,如何持續維持還需不斷地探索。
填料:本工藝采用新型立體彈性填料,層密集型高效生化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等優點。同時該填料具有一定的剛度,能對污水中的氣泡作多層次的切割,使溶解氧效率,再則填料與填料之間不易結團,避免了氧化池的堵塞。
曝氣器:本工藝采用微孔曝氣器,其溶解氧轉移率比其它曝氣器高,大特點是不老化、重量輕、使用壽命長,同時具有耐腐蝕、不易堵塞等優點。
并在床體表面種植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強、生長周期長、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如蘆葦,蒲草和美人蕉等) ,形成一個“基質—微生物—植物”的復合生態系統,并利用這種復合生態系特的凈化功能進行水質高效凈化。適用于地勢條件易于集水污水并能通過自流出水的且規模適中的村莊,處理規模20~200 t/天。
5、沉淀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以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淀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淀下來。經過二沉池沉淀后的出水更清澈透明。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采用污泥泵定期提泥氣提至污泥消化池內。經過沉淀后的處理水進入后續處理設備。
適宜于農村的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應該是一種低投資、能耗少、操作管理要求低且具有穩定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效率的污水處理技術。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是以技術*的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實現生活污水的就近處理與利用。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應運而生。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農村差異較大,對于不同地理環境應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宜的處理設施。
6、消毒池
污水經沉淀后,及大腸桿菌指標仍末達到排放標準,為了消滅及大腸桿菌,投加氯片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采用折板形式依靠自身重力,直接排放附近市政管道。
7、污泥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進行好氧消化穩定處理,以減少污泥的體積和提高污泥的穩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較少,定期lian系由環衛部門抽泥車外運或進行污泥脫水處理外運。上清液采用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在*和O級生化池中均安裝有填料,整個生化處理過程依賴于附著在填料上的多種微生物來完成。在*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2.0mg/l以上,氣水比12:1;O級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進入*池,回流比為100-200;一部分流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固液分離后的出水進入消毒出水池。
8、風機:
用于接觸氧化池供氣、調節池預曝氣及污泥消化池的好氧消化處理等。